2018年7月19日星期四

游船东南亚(5) - 吴哥窟(Angkor Wat, Cambodia)

吴哥(Angkor)一词来自梵语(Nagara),意思是城市、都市。 在公元九世纪至十五世纪的600年间, 暹粒曾经是高棉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 高棉是当时极为强盛的国家,其疆域范围向北延至中国边境,向南扩展至马来半岛,占据了今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大片地区。

十二世纪初期,高棉历史上杰出的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开始了统治。 由于他信奉毗湿奴,当时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訶罗就为国王设计了供奉毗湿奴的国寺吴哥窟。 这座规模宏大的庙宇建造于1113~1150年间,它的主体建筑由五座宝塔组成,外面环绕着三层回廊,最外围有灌水的壕沟。 在寺庙回廊的墙面上有大量精美的浮雕,生动讲述了古老的神话故事和当今国王的生活。 这座宏伟壮丽的庙宇在当时就得到了人们的膜拜和尊崇,并且在1000年后仍然是柬埔寨的象征,这实在应该归功于它那精湛的建筑艺术和奇特魅力。

苏利耶跋摩二世去世之后,高棉王朝先是陷入了内乱,接着又在1177年左右遭遇外敌入侵,国都也惨遭洗劫和破坏。 当时还是王子的苏耶跋摩七世率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驱逐了入侵者,并于1181年登基为王。 他在位的三十年间,苦心经营,兢兢业业,帝国达到了顶盛。 苏耶跋摩七世重建了吴哥城,为了防止外敌入侵,他下令建筑了特别高大坚固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还在城内建造了许多宏伟的庙宇,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位于城中心的巴戎寺,据说寺中那微笑的四面佛像就是以苏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为蓝本来雕刻的。 由于苏耶跋摩七世信奉佛教,吴哥地区的宗教信仰也开始由印度教转变为佛教,在巴戎寺中可以看到印度教与佛教并存的特殊风格,这是当时宗教信仰发生转变的反映。 除了大量的寺庙建筑,吴哥城中还修建了医院、旅舍、集市等公共设施,还有许多四通八达的道路从国都通往各地,吴哥城逐渐成为一个无比繁荣富庶,令人向往的地方。

到了1431年,暹罗军队入侵真腊,攻陷了都城吴哥。 这一地区的庙宇和城市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高棉王朝被迫迁都。 自此之后,被废弃的吴哥开始慢慢湮没在热带丛林之中…

----- 以上文字来源:《世界十大考古之迷》

1860年,法国自然学者Henri Mouhot来到吴哥窟,1863年发表游记在欧洲引起轰动。 Mouhot被公认为是发现“丢失的吴哥”的第一人。 但是葡萄牙人Diego de Couto却早在十六世纪中叶即详细地记载了吴哥窟,并且描述了柬埔寨王到废墟里狩猎大象的情景。 其他西班牙传教士也分别在十五和十六世纪来到过吴哥窟,并且留下文字记载。 公元十七世纪,甚至有日本人在吴哥窟住扎的记录。

尽管欧洲人在不同时期记载有关遗忘的城市(lost city),当地佛教徒却从公元十五至十九世纪一直在维护和使用吴哥窟。 公元十六世纪,高棉政府曾经一度把吴哥窟从印度教改变成佛教圣地。

下午4点半坐飞机离开越南胡志明市,一小时后到达柬埔寨暹粒(Siem Reap),入住速卡暹粒度假酒店及会议中心。

我参加的吴哥窟旅游团分两组。 我的行李跟一组的大巴走了,自己却胡里胡涂地坐上二组的车。 醒悟后赶紧告诉二组的导游。 他连声说不要紧,叫我就坐他的车。 也许这个小插曲让他记住了我,第二天才能从吴哥窟的大街上把我认出来。

第六天晚上 速卡暹粒度假酒店及会议中心(Sokha Siem Reap Resort & Convention Center)

入住的酒店很豪华,到处是温馨的圣诞装饰,简直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一家旅馆。 我自己住一个套间,宽敞、舒适、时尚,可惜只住一晚。

天气湿热,晚饭前刚洗过澡,临睡前又要洗一次。 另外,在后花园吃布斐、看歌舞的时候,经常有蚊、蝇、飞虫落在餐具或者餐巾上。 坐在对面的美国小姐一直不停地浑身抓挠,最后没等看完表演就先行离去。

酒店的门童摆好姿势等我照相。

大厅里的圣诞装饰。

在后花园边吃布斐边欣赏传统柬埔寨歌舞表演。









布斐陈列在这种布置得像街头小贩的推车里。





吃完饭出去拍照,酒店前院的亭子和树上挂满圣诞灯火。

回头往酒店里看,中间是大厅里的圣诞树。

从酒店里往门外看刚才的亭子。

酒店大厅里的圣诞树。

第七天 速卡暹粒度假酒店及会议中心(Sokha Siem Reap Resort & Convention Center)

布斐早餐里的米粉很好吃。

早上起来洗过澡,吃完饭浑身又是粘粘的,只得再洗一遍。

我特别喜欢这里的装潢,充满热带风情。

通往酒店的后花园。

昨晚表演歌舞的地方。

昨晚这些古朴的推车上摆满食物。

昨晚这个亭子里也摆满食物。



昨晚我们坐在游泳池前吃布斐,欣赏歌舞。

酒店前门外,应该是仿造吴哥窟的风格。

从酒店往外照。

酒店前院里的亭子。

从前院往酒店里照。

在柬埔寨语里,Angkor是城市的意思,Wat是佛, Thom是首都。 Angkor Wat即是佛城(也叫吴哥窟或者小吴哥),Angkor Thom是首都(也叫吴哥城或者大吴哥)。

我们首先参观地图左下方的小长方形,Angkor Wat(吴哥窟)。 然后坐车去32公里外的Banteay Srey Temple(女王宫),位于地图右上方(地图没有标出来)。 午饭后参观位于地图左上方的大长方形,Angkor Thom(大吴哥)。 最后参观Le Phrom Temple(塔普伦寺),即是地图右边的中等长方形,大约与Angkor Thom的下半部分平行。

吴哥窟(Angkor Wat Temple)

吴哥窟占地42英亩,外墙长2.2英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场所。 始建于公元十二世纪初,吴哥窟是高棉王Suryavarman II用来祭祀印度神Vishnu的地方。 因为印度教的庙都朝东,这里的庙却向西,有人猜测吴哥窟也许是王者本人的陵墓。

吴哥窟结合了高棉历代庙宇建筑的兩个基本元素:立体庙山的多层方坛和平地庙宇的回廊。 吴哥窟的庙山由三层回廊环绕的长方形平台組成,层层高叠,形如金字塔,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 庙山顶部耸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 三道回廊象征须弥山所在地的土、水、和风;庙山周边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 多年从事吴哥窟维修工作的法国远东学院古跡维修专家莫里斯·格莱斯(Maurice Glaize)认为“吴哥窟是吴哥古跡中以造型之雄伟、布局之平衡、比例之協调、线条之优美,威风赫赫,可比美世界上任何最杰出的建筑成就,而且毫不遜色。”

吴哥寺装饰浮雕丰富多彩,刻于回廊的墙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令人目不暇接。 最常见到的是整墙的仙女浮雕,面带微笑,头戴花饰,端庄秀丽。 浮雕题材主要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东墙是“乳海翻腾”的传说,叙述毗湿奴的故事,北墙是毗湿奴同天魔作战的故事,西墙是“神猴助战”,南墙则是高棉人与入侵者的战斗情景。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將吴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各地前来观光的游客持续增加,从1993年不到一万人次,迄至2007年已达二百万人次,吴哥窟已成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 吴哥窟的造型,从1863年开始就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国旗上。

从西门进Angkor Wat。 导游嘱咐了几句,就解散了。 我兴冲冲地跑在前面,甚至没有听清楚什么时候、在哪里集合。 先沿着南墙走到东门,再沿着北墙折回,整整绕着吴哥窟转了一圈。 遇上别的导游讲解就跟着听。 中间有一个地方大排长龙,据说可以爬梯到塔顶看吴哥窟全景。 我看看这么多人,就放弃了。

这是西门外的怪兽,是石狮子吗?

这种护栏挺有新意。



据说这道中轴线上的门是国王专用。









右后方是吴哥窟五塔之一。

吴哥窟五塔之一。



最南边的回廊。

回廊里的浮雕描绘战争中的血腥杀戮。 人物众多,雕刻细腻,场面宏伟,令人咋舌。

血腥杀戮。

盛大的祭奠仪式。

血腥杀戮。

回廊顶部的装饰。

气宇轩昂的武士。

这些武士抱着木桩在攻城吗? 上图是仙女在助阵吗?





从网上看来的资料说这是某人的舍利塔,不是吴哥窟的一部份。

东门,吴哥窟的经典图案。 右边的塔里有人沿着楼梯往上爬,就是在那里看吴哥窟全景。 下面大排长龙。

三座塔里左、右两塔后面靠里都有很小的塔尖露出来。 所以一共是五座塔,按梅花图案排列,代表印度教神话里世界中心须弥山的五座山峰。

沿着北墙往回走。

仙女浮雕。



特别喜欢这里,日出或者黄昏的时候应该很好看。



回到西门已经累得快趴下了。 周围看不见旅游团里的人。 出了吴哥窟,漫无边际地在主干道上走了20多分钟。 盘算着再走5分钟,如果找不到导游就回头往岔路上找。 这时后面有人拼命按喇叭。 以为挡了别人的路,赶紧闪在一边。 喇叭还响,再闪一次。 喇叭竟然还在不停地响。 回头一看,原来是二组的导游。 昨晚从飞机场出来的时候曾经坐过他的车。 他载着我和其他几个二组的人往前开了大约15分钟车,才回到大巴上。 我坐回一组的车,他还追过来问我到底是一组的还是二组的。

等了半个多小时,一组的导游和其他人才坐着平板车回来。 有人告诉我他们只是爬到塔顶看吴哥窟全景,然后跟导游去礼品店买明信片,其它什么都没看到。

晚上坐飞机离开暹粒,我给两个导游都派了小费。 如果头一天晚上没有坐错车,今天可能就不会被二组的导游在大街上认出来。 在这里走丢可不是闹着玩的。

女王宫(Banteay Srey Temple)

Banteay Srey Temple建于公元十世纪,用来供奉印度神湿婆。 整座庙选择红砂石原料。 粉红色的外表,栩栩如生的雕刻,和小巧玲珑的格调很受游客欢迎,被称为“高棉艺术之宝”。

我似乎记得导游说这座庙是高棉王建给母亲的,网上却不是这样说的。 不过这里的风格相比起吴哥窟是多了分女性的抚媚。

整座庙分里外三层。 这是第一进院落。







第二进院落。

第三进院落,据说代表Khāṇḍava森林在燃烧。

中央塔群。

中央塔群。

《西游记》里天蓬元帅猪八戒的原形?

中央塔群。

出了第三进院落。

回到第二进院落,雕刻表现印度神Vāli和Sugrīva的争斗。 像不像《西游记》里的美猴王?

这些人在庙外合奏,伞上挂着柬埔寨国王和王后的肖像。

从外面看,这座庙的规模其实很小。 中央的三座塔,像吴哥窟东大门那三座塔。

走着走着,只剩下导游和我。 导游向路边小贩买了切好的新鲜水果,装在朔料袋里叫我吃。 我尝了一块,甜蜜多汁,可惜不知道是什么水果。

中午在Tara Hotel用午餐,等集合的时候无聊,照了座椅旁边的装饰。 同行的英国老先生对我的摄影技术指指点点,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银器礼品店

礼品店外的织布示范。

银器制作。

礼品店里的银器,图案是吴哥窟的东大门。

礼品店里的银器,图案都是吴哥窟里的。

吴哥城(Angkor Thom)

吴哥城又称大吴哥,是高棉帝国的最后一座都城。 它始建于公元九世纪末,十二世纪后期由于外敌入侵而遭到破坏。 1181年登基的苏耶跋摩七世赶走了入侵者,重修了吴哥城。 此后吴哥城的都城地位维持了几百年。

吴哥城略显正方形。 城墙的边长约为3千米,高8米,厚3.9米。 全部由红砂石砌成,十分坚固。 在城墙的外围环绕着宽约百米的护城河。 为了抵御入侵,河里当时养了很多鳄鱼。 护城河上架有石桥,桥的两旁排列着54尊石像,还有蛇形的装饰,以起到威慑作用。

吴哥城共有五座城门,东边两座,南、西、北各一座。 两座东门是正门,其中一座被称为“凯旋门”。 这座城门宽7米,高23米,在顶端有三座宝塔。 中间的较高,两侧的较低,形成一个“山”字形状。 城门顶端的三座宝塔其实是三尊四面佛,和城中巴戎寺的佛塔大致相同。 在大门的两侧各有一幅巨形浮雕,雕刻着仙人骑着三头象的神话故事。 与吴哥窟相比,吴哥城的城门和城墙都更为坚固,更为大气,显示出当时的国王苏耶跋摩七世的雄心和魄力。

----- 以上文字来源:《世界十大考古之迷》

当时没有发现吴哥城南门上的三座塔竟然也雕刻了四面佛像。 两旁的石像,一边是天使,一边是恶魔。 导游叫猜哪边是天使、哪边是恶魔。

左边的天使。

左边的天使。

右边的恶魔。

右边的恶魔。

左边的天使。

巴戎寺

巴戎寺建于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在国王苏耶跋摩七世执政期间是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 巴戎寺也是大形须弥山式建筑,底部台基呈长方形,长160米,宽140米。 整座建筑分为三层,下面两层是环绕着回廊的高台,最上面一层是由54座宝塔组成的塔群。 巴戎寺的回廊建筑十分精美,廊内的石壁和石柱上有内容丰富的精美浮雕,有天堂、地狱、百官上朝、国王出巡、率兵出征、民众打渔、狩猎、斗鸡、收割等场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后世研究留下大量珍贵的资料。

巴戎寺最令人难忘的是那著名的“吴哥的微笑”。 在寺庙的第三层分布着54座大大小小的宝塔。 每座宝塔顶端都有一个巨形头像,高度从1.75米至2.4米不等。 这些头像的四面都是微笑着的佛面,即是所谓的“四面佛像”。 这些佛像眼脸下垂,眼睛微闭,嘴唇紧抿,表情肃穆,安详,平静,嘴角却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塔群的中央部位是一座高45米,直径为25米的大宝塔,据说上面的四面佛像就是真腊王苏耶跋摩七世本尊。 专家们认为吴哥城的四面佛像象征着国王怜憫,慈悲,慷慨,和公道四种美德;象征着天堂与地狱,天上与人间,国王与人民,佛教与婆罗门教之间的统一;还代表着国家所指定的,从上到下都应遵守的统一法规。 因此佛像的眼睛虽然闭着,但是他时刻都在监督着国人的言行。 他不但能够看到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活动,还能看到天堂和地狱中的一切。

----- 以上文字来源:《世界十大考古之迷》

著名电影《花样年华》的结尾:日暮黄昏时分,男主角独自站在荒芜凄凉的吴哥废墟中,面对着树干上一个隐秘的小洞,诉说着自己绵绵不尽的心事和情怀…


石狮子?

佛像怎么打扮得花里胡哨的?



神态飘飘欲仙。





真腊王苏耶跋摩七世本尊?



像是在抿嘴偷笑。







这座女神像很美,让我想起龙门石窟里一座很美的小雕像,可惜头被人砸了。







这张没有笑。



真腊王苏耶跋摩七世本尊?

这张睁着眼睛。

这次来吴哥窟总共参观了4座庙。 尽管每座庙各有千秋,让我震撼的却只有巴戎寺。 千百年来,那一座座巨大的、毫无生命迹象的、表情各异的、穿越时空的石像,安详地、默默地耸立在那里。 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转弯,无所不在,逃无可逃。 在这里,时光凝固住了。 天与地之间,只有佛与你同在。 人是那么地渺小、无助。 穿越其中,只能呆板地扣动快门。 什么都说不出来,什么也想不了。 如果在临晨或者黄昏,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

左边的是真腊王苏耶跋摩七世本尊?



斗象台(Terrace of Elephants)

以前大象跟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耕种、运输、打仗…,后来大象的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几乎濒临绝迹。 所幸斗象台让人们一窥当时的盛况。

斗象台为十二世纪晚期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巴扬寺式(Bayon)建筑,是吴哥国王选坐骑的地方。 台长超过三百米,共有三个平台。 南部的梯级以三头饰的大象为柱,象鼻卷着莲花。 平台的墙壁则雕上狮子和神鸟。 象台的外观,主要是厚皮动物如大象、犀牛、河马等图饰,栩栩如生。 古代的吴哥国王,站在斗象台上作检阅,举行各种公共仪式,马队、车队、象队,鱼贯在广场上走过。










塔普伦寺(Ta Phrom Temple)

Ta Phrom Temple是高棉王Jayavarman VII时期的大乘佛教寺院和学校,大约建成于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 这里杂草丛生,大树从废墟中拔地而起,没落荒弃之美竟然使其成为吴哥地区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塔普伦寺列为世界遗产。 今天,印度考古探测(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和暹粒吴哥管理与保护单位(Authorit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gkor and the Region of Siem Reap)联手致力于塔普伦寺的保护和维修。

高棉帝国于公元十五世纪解体。 从那时起,塔普伦寺即被文明社会所遗忘。 公元二十一世纪初,法国远东学院(the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展开吴哥地区的保护和维修工作。 因为整座寺庙已被树根茎干纠缠盘结在一起,学者们决定放弃整修,保持原始模样,由此形成了塔普伦寺与丛林一体的独特景观(concession to the general taste for the picturesque)。 法国吴哥研究先驱Maurice Glaize说塔普伦寺很独特,与周围的热带丛林相铺相成得非常完美,但并没有被丛林所吞没(one of the most imposing [temples] and the one which had best merged with the jungle, but not yet to the point of becoming a part of it"。) 今天的维修工作集中在停止废墟继续丛林化,便于游客参观,并且保持这种被遗弃的感觉。

结实雄大的塔普伦寺被当地人称为蛇树的卡波克(Kapok)树所盘踞。 它们粗壮发亮的根茎,绕过梁柱、探入石缝、盘绕在屋檐上、裹住窗门。 由一颗不起眼的小种子开始,历经数百年的努力,深稳紧密地缚住神庙,让枝干有力地向天攀升。 而今卡波克葱茂的树叶就像祈神的臂膀,成功地伸向天际,与神庙交错相缠,蔚为奇观,以至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些树也应列入神庙历史的一部份而一并保护。

据说电影《古墓奇兵(Tomb Raider)》就是在塔普伦寺取的景…

塔普伦寺大门口的几棵大树。





这棵是橡胶树,已经割过胶了。

来了,大树压顶。

这棵只是文雅地附在庙宇上面。



这根的树杆插入庙宇的裂缝中。

这根的树杆粗壮得像莽蛇。

这是上图中被树杆紧紧缠绕的寺庙门上的浮雕。



这棵树把寺庙遮得只剩下门洞了。

这棵树非常秀气,最受欢迎。 导游让几乎每个人都站在门边留影。

泰山压顶的感觉。

我的天哪,这么粗,得有多大的力气!



这棵树的形状像人参。





晚上7点35分坐飞机离开暹粒,8点15分到达柬埔寨首都金边(Phnom Penh)。



游船东南亚系列:

第一站
新加坡樟宜机场
(Singapore)
第二站
斯里巴加湾
(Bandar Seri Begawan, Brunei)
第三站
芽庄
(Nha Trang, Vietnam)
第四站
胡志明市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第五站
吴哥窟
(Angkor Wat, Cambodia)
第六站
金边
(Phnom Penh,Cambodia)
第七站
曼谷
(Bangkok,Thailand)
第八站
苏梅岛
(Ko Samui,Thailand)
第九站
新加坡中国城,小印度
(Singapore)
第十站
巴厘岛
(Bali, Indonesian)
第十一站
吉隆坡
(Kuala Lumpur, Malaysia)
第十二站
槟城
(Penang,Malaysia)
第十三站
普吉岛
(Phuket,Thailand)
第十四站
新加坡植物园,游新加坡河,佛牙寺,小印度,樟宜机场
(Singapor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