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星期日

牛肉洋葱水饺



做过各种海鲜水饺,才意识到真正想吃清真老北京风味的:牛肉、洋葱、胡萝卜、… 咬起来满嘴流油,齿颊间飘荡着五香的余味。 最家常的材料,满是乡土气息。

那是童年的滋味,梦绕魂牵却永远也回不去的童年…

材料:

  • 厚水饺皮 2磅
  • 牛肉末 1½磅
  • 洋葱 1个
  • 胡萝卜 1根
  • 鸡蛋 1只
  • 姜 1小块
  • 花椒 几粒
  • 酱油
  • 料酒
  • 麻油
  • 五香粉
  • 面粉 1汤匙

准备花椒水:

  1. 把花椒和1杯水用大火烧开。
  2. 转小火焖至香味四溢,大约几分钟。
  3. 熄火,摊凉。

其它准备工作:

  1. 洋葱去皮,切粒,用油爆香。
  2. 胡萝卜去皮,切粒。
  3. 姜去皮,切蓉。

准备饺子馅:

  1. 牛肉末打入鸡蛋,加入姜蓉搅匀。
  2. 用酱油、料酒、油、麻油、盐、糖、和五香粉调味。
  3. 同时握住4根筷子,顺同一方向搅至牛肉末都粘在一起,而不是颗粒分开。
  4. 慢慢注入花椒水,继续搅匀。
  5. 静置半小时,使牛肉入味。
  6. 加入1汤匙面粉,再搅匀。
  7. 加入洋葱碎和胡萝卜碎,顺同一方向搅匀。

包饺子:

  1. 取一张饺子皮,放上大约1汤匙馅。
  2. 用水打湿饺子皮的半边缘。
  3. 把饺子皮的正上方和正下方捏紧。
  4. 把左右各⅔处向中间贴拢,捏紧。
  5. 分别把剩下的⅓部分也捏紧。

做冷冻饺子:

  1. 案板上撒薄薄一层面粉。
  2. 整齐地排满刚包好的饺子。
  3. 放入冰箱冷藏(Freeze)至饺子全部都变得硬朗。
  4. 把饺子装入朔料袋,即可放回冰箱冷藏室保存。

煮饺子:

  1. 大火烧开一锅水。
  2. 放入饺子,盖上锅盖,直到烧开。
  3. 转慢火,倒入大半碗冷水,盖上锅盖,再烧开。
  4. 第二次倒入大半碗冷水,盖上锅盖,最后一次烧开。
  5. 待饺子浮出水面,起锅。

2019年9月26日星期四

俄式蜂蜜蛋糕(Russian Honey Cake)



很早就听说俄国蜂蜜蛋糕好吃,却没有勇气一试。 最近手头有炼乳,就一头扎了进去。

从某种意义来讲,它颠覆了传统蛋糕的含义。 饼与奶油的结合,层层叠叠的奶香、软滑、浓郁、酸甜、酥脆、…付与口舌全新的体验。

份量巨大的黄油、奶油芝士、和炼乳是最佳拍档。 果酱更是锦上添花,带来视觉和味蕾上的满足。

来源:Russian Honey Cake,材料和做法均做过调整。

面团材料:

  • 70克 黄油
  • 2汤匙 蜂蜜
  • 1杯 白糖(我放了⅔杯)
  • 3只 鸡蛋
  • 1-½茶匙 苏打粉(baking soda)
  • 1茶匙 香草精(vanilla extract)
  • 3杯 面粉

奶油材料:

  • 200克 黄油
  • 8安士 奶油芝士(cream cheese)
  • 12安士 炼乳(condensed milk)
  • 16安士 重奶油(heave whipping cream)

果酱

  • 8安士 果酱(我用了杏酱)

准备工作:

  • 把鸡蛋在室温下回暖。
  • 把黄油在室温下回暖。
  • 把奶油芝士在室温下回暖。

准备面团:

  1. 开大火,烧开水。
  2. 把盛着黄油、蜂蜜、和白糖的容器放在热水上,搅拌至溶化。
  3. 充分打发鸡蛋和苏打粉。
  4. 加入黄油溶液,边加边搅匀。
  5. 等到变成焦糖色,起锅(大约30至40分钟)。
  6. 加入香草精,拌匀。
  7. 摊凉10分钟。
  8. 加入面粉,拌匀。

烤面团:

  1. 烤炉预热350°F。
  2. 在烤盘上垫烘焙纸。
  3. 把面团分12份,擀开。
  4. 每次烤一片面团,大约5分钟。
  5. 摊凉。
  6. 用盘子把面团分割成同样大小(把多余的边角料收集起来)。

做法:

  1. 把黄油、奶油芝士、和炼乳打发均匀。
  2. 加入重奶油,打发成浓稠状态。
  3. 铺一层面团,抹一层奶油。
  4. 把边上也涂满奶油。
  5. 表面涂一层果酱。
  6. 把剩下的边角料用搅拌机打碎,撒在边上。

2019年9月24日星期二

客家酿豆腐(Hakka Yong Tau Fu)



平时在家吃饭都很简单。 一盘广东烧腊或者炖肉,一盘炒蔬菜,有时候会煎鱼或者炒豆腐,每隔几天煲一次汤。 天天如此,难免缺乏食欲。 不知怎么的,突然想到以前家里喜欢酿豆腐。 说干就干,撸起袖子,谁怕谁呀!

网上找来所谓正宗的客家酿豆腐食谱,跟着做了。 把鱼胶加入鸡蛋,把肉末用酱油和料酒去腥是我加的步骤。 找不到合适的油豆腐,就买硬豆腐回来自己炸。 我知道应该用嫩豆腐。 但是嫩豆腐易碎、易出水。 把硬豆腐裹一层炸粉再油炸,解决了出水的问题。 最后用鸡汤焖,酿豆腐外面的炸粉脱落了很多,芡很稠,算是美中不足。

因为剩了一些馅和豆腐渣,我把它们混在一起做成豆腐丸,跟酿豆腐一起炸了炖来吃。

味道不算难吃,老妈也说没有怪味道。 以前没有见过酿豆腐用咸鱼和五香粉的,也许就应该是这个味道。

来源:快失傳了! 客家釀豆腐 Hakka Yong Tau Fu !做法大公開!,材料和做法均做过调整。

馅材料:

  • ¼磅 鱼胶
  • 1个 鸡蛋
  • ¼磅 肉末
  • 1茶匙 酱油
  • 1茶匙 料酒
  • 1小块 梅香咸鱼
  • 1根 葱
  • ½茶匙 五香粉
  • ½茶匙 胡椒粉
  • ½茶匙 糖
  • 1汤匙 淀粉

酿豆腐材料:

  • 16安士 硬豆腐
  • 散粉
  • ¼杯 面粉(wonder flour)
  • ¼杯 片栗粉
  • 2杯 炸油

材料:

  • ½汤匙 蒜蓉
  • 3颗 小葱头
  • 2汤匙 酱油
  • 1汤匙 蚝油
  • 1茶匙 胡椒粉
  • 2杯 罐头鸡汤

准备馅:

  1. 把鱼胶和鸡蛋搅匀。
  2. 把肉末、酱油、和料酒搅匀。
  3. 把咸鱼切碎。
  4. 葱切粒。
  5. 把鱼胶、肉末、咸鱼碎、葱粒、五香粉、胡椒粉、和糖搅拌至起胶。
  6. 加入1汤匙淀粉,搅匀。

准备酿豆腐:

  1. 把面粉和片栗粉过筛。
  2. 把豆腐分成8个三角形。 掏空中心,撒少量散粉后镶入馅,再裹上过了筛的面粉。
  3. 下油锅,把豆腐炸出金黄色。

准备豆腐丸(如果有剩下豆腐和馅):

  1. 把掏空剩下的豆腐剁碎,拌入剩下的肉馅。
  2. 每次取2汤匙豆腐馅,在手掌间摔打50次。
  3. 下油锅,把豆腐丸炸出金黄色。

做法:

  1. 小葱头去皮,切碎。
  2. 用油爆香蒜蓉和葱头碎。
  3. 加入鸡汤、酱油、和蚝油,用大火烧开。
  4. 加入酿豆腐和豆腐丸,烧开。
  5. 关小火焖10分钟。
  6. 最后用胡椒粉调味。

2019年9月21日星期六

游船伊比利亚(2) - 马赛(Marseille, France)

游轮停靠在法国的Toulon。 从这里到周围的风景区都需要1个多小时的车程。 我选择马赛,因为想到赫赫有名的《马赛曲》。 可惜没有旅游团去巴士底监狱,也没有提到过法国大革命。 网上说马賽在1792年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焦点。 尽管法国国歌诞生于Strasbourg,但是由住在巴黎的马赛志愿者首先唱响,于是被称为《马赛曲》。

马賽位于罗纳河附近的地中海沿岸。 是法国第二大城市,规模仅次于巴黎。 马賽是欧洲重要的贸易中心,法国主要的商业港口。 它是法国地中海沿岸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商业、货运、和游轮港口。 该市于2013年成为欧洲文化之都、2017年成为欧洲体育之都。 它在1998年举办了世界杯,2016年举办了欧洲杯。 它也是Aix-Marseille大学的所在地。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首先在马賽建立殖民地。 公元前49年马賽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西罗马帝国时期是早期的基督教中心,公元五世纪更成为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 公元十世纪,马賽成为Provence地区的一部分。 公元十四世纪的黑死病和1423年西班牙Aragon国的入侵给当地繁荣的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 公元十五世纪中叶, Provence伯爵René of Anjou雄心勃勃地重振马賽,增强城市防御。 公元十六世纪,马赛是法国-奥斯曼联合舰队的基地。

马賽在1720年的瘟疫期间失去了大量人口。 但是在世纪中叶,人口就已经基本恢复。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和法兰西帝国的建立使得整座城市极速扩张。 1942年11月,德国纳粹占领了马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賽遭到严重破坏。

做为地中海的重要港口,马賽是进入法国的门窗,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公元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希腊和意大利移民首先来到马賽;今天40%的马賽居民有意大利血统。 1917年,逃离十月革命的俄国人来这里定居。 1915年到1923年是亚美利亚人,随后是越南人、科西加人、西班牙人、北非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以及来自前法国殖民地的移民。

这是竖立在马赛街头、复制的Michelangelo的David,正品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我们的导游说她祖父也是意大利人。


Notre Dame de La Garde Basilica

Notre Dame de La Garde Basilica(我们的守护女神大教堂)是马赛最著名的地标,是热门的宗教朝圣场所。 直接建立在古代城堡的地基上,高高耸立于海拔149米的石灰岩上,它是马赛的最高点。

大教堂始建于公元1852年,历时21年完成。 最初只是扩建中世纪的教堂,后来应Bernard神父的要求,由建筑师Henri-Jacques Espérandieu重新设计和建造。 1864年在尚未完工即被教宗指定奉献给神。

大教堂的下半部是罗马式的,由岩石雕刻而成。 上半部是新拜占庭式的,镶有马赛克。 一个41米高的四方形钟楼和上面12.5米高的圆形钟楼支撑着11.2米高的、铜制金箔镀金圣母和耶稣像。

从2001年到2008年,大教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

从马赛的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见Notre Dame de La Garde Basilica,上去需要爬159个台阶。



上面可以饱览360°马赛风景。 一会儿就去下面有一排排帆船的旧港。

旧港的入海口有一座灯塔。





我心目中的French Riviera,高低起伏的山脉,满山遍野的红砖瓦,湛蓝的天空,碧蓝宁静的海洋,… 就像摩纳哥王妃Grace Kelly拍的电影To Catch a Thief里描述的一样。





大教堂内部。

驱车去旧港,经过旧堡垒Fort Notre Dame。


马赛旧港(Vieux-Port)

公元前600年,希腊人首先在今天的旧港安顿下来,从此这里成为马赛的海洋活动中心。 公元十五至十七世纪,法王路易十二和十三在这里建造了码头和重要的加农炮运输基地。 在当地民众发动反抗总督的运动后,法王路易十四下令在码头的两旁入口处建立St Jean和St Nicolas堡垒,并且在旧港住扎舰队和建立军火库。

在十九世纪,每年大约有18000艘商船使用该港,运载约2千万桶货物。 但是马赛港只有6米深,无法满足现代蒸汽船的需求。 新的码头和港口设施不得不搬到西北部的La Joliette地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旧港被完全破坏。 德国纳粹炸毁了大部分老城区和据称可与艾菲尔铁塔相媲美的巨大空中渡轮。 这里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战后重建的。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新的码头和港口逐渐沿着La Joliette海岸线向西北方向转移,许多港口功能也搬出马赛港。 今天,马赛港被用作小码头、游船中心、鱼市场、和繁华的美食街。 2013年,作为欧洲文化之都,旧港基本上变成公共广场和步行街。 第二阶段工程计划于2020年在港口周围建造公园。

在这里有大约1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 我就沿着码头照相。 码头在右边。

街道的另一头,码头在左边。

Marseille City Town Hall

公元十三世纪,这里是Maison de Ville,是商人和领事聚集的地方。 十五世纪成为Palais Commual。 市政厅始建于十七世纪,是法王路易十四授予该城市新的政治地位的象征。 他把城市的管理权授予县政府,并改变了港口制度。 这座建筑由当地建筑师Pierre Puget设计,Mathieu Portal和Gaspard Puget建造。 它的独特之处是把一楼的商人活动区和二楼的县政府分开。

1948年,这里被认定为历史建筑。 现在是市长和副市长的办公室。

建筑中心镶着法王路易十四的雕像。

后面山上是刚才的圣母院。

从右边一路走过来,这是马赛旧港全景。 可以想象在十九世纪曾经是非常繁华的地带。

回到游轮上,下午驶离Toulon港。

夕阳。






游船伊比利亚系列:

第一站
Lucca, Italy
第二站
马赛
(Marseille, France)
第三站
巴塞罗那
(Barcelona, Spain)
第四站
Cartagena, Spain
第五站
格拉纳达
(Granada Spain)
第六站
Cadiz, Spain
第七站
里斯本
(Lisbon, Portugal)
第八站
Oporto, Portugal
第九站
波尔多
(Bordeaux, France)
第十站
St Emilion, Bordeaux, France
第十一站
Mont St Michel, France




2019年9月10日星期二

游船伊比利亚(1) - Lucca, Italy

七月底,突然发现积攒下来的假期已经封顶。 除非用掉一些,不能再加了。 于是赶紧上网找游轮。 八月份的只剩下2条航线可选择: 西班牙或者冰岛。 老妈说西班牙。 那就西班牙是也!

游轮Oceania Riviera的Classic Connoisseur航程:

  • 8月14日 - Rome(Civitavecchia),Italy
  • 8月15日 - Florence/Pisa/Tuscany(Livorno),Italy
  • 8月16日 - Toulon,France
  • 8月17日 - Barcelona,Spain
  • 8月18日 - Cartagena,Spain
  • 8月19日 - Malaga,Spain
  • 8月20日 - Serville(cadiz),Spain
  • 8月21日 - Lisbon,Portugal
  • 8月22日 - Oporto,Portugal
  • 8月24日 - Bordeaux(Le Verdon),France
  • 8月25日 - Bordeaux,France
  • 8月27日 - Saint-Malo,France
  • 8月28日 - London(Southampton),UK

一共才14天,却有11天靠岸。 每天上岸观光是累了点,但是要去很多耳闻能详的地方,也就将就着点吧!

旅行社很热心地帮我定票,选择船舱,不忘替我省钱。 大概因为离开船只有2星期,除了收钱利落,其它的却总是丟三拉四的。 先是忘了电邮机票资料,害得我催促两次才寄来。 临行头一天又发现没有行李牌,到时候船上的搬运工不知道该往哪里递行李。 也许只能自己搬上船了。

Murphy's Law说凡是能出错的都会出错(whatever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开车去机场途中轮胎竟然爆了,只能回家换辆车再去。 一路担惊受怕,紧赶慢赶,总算准时通过安检,坐上了飞机。 希望从此一帆风顺。

罗马(Rome, Italy)

第二天上午10点到达罗马。 一出海关就见到举着游轮名字的工作人员,马上前去登记。 她叫我到前面集合。 走几步路又一个举牌子的,再登记。 接着往下走,这次是好几个,就再登记一次。 我一路解释没有收到行李牌,他们安慰我后面的人会替我安排。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一对来自佛罗里达的老夫妻抗议,要求马上坐进有空调的大巴里。 从断断续续的谈话里听出有些客人登记后就不知去向,留下行李无人看管。 这里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怎么办。

好不容易湊齐人,拐来拐去来到通往停车场的大门,又见到更多的工作人员,还是等。 那对老夫妻跟他们吵起来,我才知道这些工作人员彼此没有沟通。 我们刚才在里面等,他们在外边不知道里面有人,大巴已经开走了。 老夫妻火气大了,斥责他们管理不善、人浮于事。 他们争辩是我们的飞机早到,不算他们的过失。

我们在罗马飞机场前后等了1个半小时,总算坐上车。 我告诉司机没有行李牌,他说总会有办法的。 我看出没有人能帮忙,只能下车后自己提行李上船。 除了这个小插曲,后来的登船、吃午饭、进到船舱都非常顺利。

经过简单的逃生演习,游轮在一抹余辉中驶离Civitavecchia港。

Lucca, Italy

经过一晚上的航行,游轮停靠在意大利的Livorno港。 从这里有旅游团去佛罗伦斯,比萨,和Tuscany。 因为我上次去过佛罗伦斯和比萨,这次想去Tuscany地区的文艺复兴小城Lucca。

作为烹饪爱好者,见识过很多来自Tuscany的名厨和食谱,所以对这次旅游充满期待。

Lucca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公元前180年成为罗马殖民地。 随着历史的变迁,几经沉浮,苍海桑田。 旧城区依然保留了罗马时期的城市格局。 Piazza San Michele是古代的辩论场所,Piazza dell'Anfiteatro则占据了罗马露天剧院。

公元十一世纪,Lucca因为丝绸贸易而繁荣,甚至有能力与拜占庭分礼抗争。 那时,Lucca是Tuscany地区的首都。 尽管独立,但是效忠于神圣罗马皇帝。 公元1408年,在Lucca召开旨在结束宗教分裂的集会。 整座城市被来自德国巴伐利亚的蛮人所占领,遭到空前的破坏,也为今天的城市规划打下基础。

Lucca保留了完整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墙。

旧城门。

城门中间是圣母像。

门洞两旁悬挂着中世纪壁画。







树的艺术。

Gardens at Palazzo Pfanner

The gardens at Palazzo Pfanner是一座带花园的宫殿,现在是艺术和文物博物馆。 该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1667年,是著名建筑师Filippo Juvarra的杰作。 它以精致的花园和有趣的室外走廊而闻名。

San Martino Cathedral

Lucca Cathedral,也叫San Martino Church,始建于1063年,用来纪念圣徒Saint Martin。

原始结构中有着柱状拱廊和精致钟楼的大型后殿依然存在。 哥特式的中殿和连接处于公元十四世纪重建。 西面始建于公元1204年,由三个宏伟的拱门组成。

在教堂中殿的一个小神殿里保存有Lucca最珍贵的遗物,Lucca的圣脸(Volto Santo di Lucca)或神圣的面容。 根据传说,这个雪松木十字架和基督的圣象是由与耶蘇同时代的尼哥德慕雕刻而成,并于公元782年奇迹般地出现在Lucca。 小神殿建于公元1484年,由文艺复兴初期著名的雕塑家Matteo Civitali建造。

这是San Martino Cathedral的后面,也是最原始的部分。

旁边墙上的雕像。

Basilica of San Frediano

Fridianus(Frediano)是公元六世纪上半叶的爱尔兰主教,他在这里主持建造了一座用来纪念西班牙裔天主教圣士St. Vincent的教堂。 Frediano本人也葬在这里,教堂随即被改名为Ss. Frediano and Vincenzo。 随着教会影响力的提升,教徒人数的增加,教堂被不断扩充。 公元1104年,得到教皇Pope Paschal II的承认,Frediano被提升为主教。

在公元1112到1147年间,教堂形成了今天的罗马式格局。 从公元十三到十四世纪,教堂的外表镶上巨大的马賽克。 这个由Berlinghiero Berlinghieri设计的,中世纪拜占庭风格的杰作,上半部代表救世主基督的升天,下半部是耶蘇的徒弟们。

公元十四到十六世纪又增添了几个小教堂,这些小教堂都装饰着丰富的壁画。

街边商店橱窗里陈列着Lucca的复原画。

Piazza Anfiteatro

Piazza Anfiteatro是椭圆形公共广场,遵循公元二世纪罗马露天剧场的格局,在被蛮人破坏的遗址上建立起来。 原址有四个出口,18排圆形座位,可同时容纳1万名观众。 现在周围环绕的建筑是私人住宅和露天咖啡馆,由建筑师Lorenzo Nottolini于1830年设计。

从门洞里窥望Piazza Anfiteatro。

原来的罗马露天剧场在罗马帝国崩溃时期被从德国入侵的蛮人所破坏。 这些砖墙是古罗马时期的建筑残骸,现代建筑则直接建在残骸上。

进入Piazza Anfiteatro。 这个不是住宅楼上的阳台,是窗户下的花台,小巧玲珑。

后人沿着罗马露天剧场建立起楼房,错落有致。 楼上挂着洗好的衣服。 楼底是室外咖啡馆和餐厅。 有居民从窗口探出头来,像极了美国五十年代拍摄的有关欧洲的电影情节。 在这里骑车应该很有趣。

住宅楼墙上的宗教神像。

几盆绿色的植物把环境点缀得生机盎然。

出了门洞,左边是环绕Piazza Anfiteatro的外围。 街道很窄,后面的街道层层叠叠地往上延伸。

这里店面的外表是不能更改的,里面却能改。 有些商店的招牌和里面卖的东西不一样。

窄窄的街道,街口坐着行为艺术家。

几盆植物把室外餐厅布置得妙趣横生。

有大约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导游叫我们到药铺集合。 我怕迷路,就跟着一对夫妇往前走。

经过San Giusto Church。

这一节大概也是罗马时期留下的。

San Martino Cathedral的前门。 导游叫进教堂参观,可是里面的弥撒要12:30才结束,所以只能在外面照相。 左边的3个拱门应该是西门。

San Martino Cathedral。

东拐西拐,来到露天农贸世场。 当地人都在这种摊子上买东西,应该很新鲜。 我拿着相机对准一个面包摊。 摊主看见我放下相机,马上竖起两个大姆指,说:“如果想照像就照吧!”

San Michele's Church在我们集合的药铺对面。 这里应该是罗马时期公共辩论的场所。

旁边居民楼上的阳台小得只能放花,是花台。 当地人应该很爱种花。

开始往回走,又经过刚才的农贸市场。 旁边是露天餐馆和咖啡室。

从城洞看见旧城外的纪念碑。

坐车回程的路上经过一座中世纪古镇。

我心中的Tuscany,一望无垠的碧绿山谷,错落有致的房屋… 像水彩画一样。 如果能在这里种葡萄,酿酒,开烹饪学校,真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Tuscany的向日葵非常有名气,有人专门来看大片的向日葵。


Dinner at Toscana Restaurant

晚上在船上的意大利餐馆Toscana就餐。

服务生端来很多不同口味的橄榄油。 先用烤蒜头搽一下面包,再抹橄榄油。

开胃菜火腿卷大虾。

炸鱿鱼。

蔬菜汤。

茄汁海鲜面。

沙拉。

煎牛扒。

龙虾面。

意大利脆饼biscotti。

巧克力甜点。

甜点有很多种。 我叫了sampler,每样都有一点。 左上角是Creme Brulee,右上角是提拉米苏Tiramisu,左下角是Cornelia Poletto,右下角是Strawberry Sorbet,中间可能是Panna Cotta。






以前写过的相关游记:

游船地中海(8)
罗马(意大利)
游船地中海(9)
佛罗伦斯(意大利)




游船伊比利亚系列:

第一站
Lucca, Italy
第二站
马赛
(Marseille, France)
第三站
巴塞罗那
(Barcelona, Spain)
第四站
Cartagena, Spain
第五站
格拉纳达
(Granada Spain)
第六站
Cadiz, Spain
第七站
里斯本
(Lisbon, Portugal)
第八站
Oporto, Portugal
第九站
波尔多
(Bordeaux, France)
第十站
St Emilion, Bordeaux, France
第十一站
Mont St Michel, France




2019年9月7日星期六

肉松麻薯蛋黄酥



中秋快要到了,亲戚朋友已经送来月饼。 也曾想自家烤月饼,甚至已经买好月饼模。 但是我家不喜吃甜食,而且手头也没有可靠的食谱。 想来想去,还是烤酥皮吧。 听说江浙的月饼是酥皮的,所以我这个也算是应景的月饼了。

一连读过几个台湾的酥皮食谱,现在好像流行加麻薯,像三Q饼。 说实话,我不知道QQ的是什么意思,大概是某种美味吧! 加了肉松和麻薯,应该比豆沙蛋黄酥好吃。 因为甜、咸、干、粘稠、酥、沙、… 口感均衡。

这个食谱步骤清晰,图片诱人。尽管过程比较繁琐,但是技术含量不高。

得到的评论是很好吃,有水平。

来源:肉松麻薯蛋黄酥,材料和做法均做过调整。

油皮材料(16份):

  • 300克 中筋面粉
  • 75克 酥油
  • 30克 白糖
  • 150克 温水

油酥材料(16份):

  • 225克 中筋面粉
  • 115克 酥油

刷汁材料:

  • 鸡蛋 1只

麻薯材料(16份):

  • 105克 糯米粉
  • 30克 玉米淀粉
  • 180克 牛奶
  • 40克 白糖
  • 20克 黄油

其它材料(16份):

  • 16个 咸蛋黄
  • 400克 豆沙
  • 160克 肉松

准备酥皮:

  1. 把油皮材料揉搓光滑,入冰箱冷冻1小时。
  2. 把油酥材料揉搓光滑,入冰箱冷冻1小时。
  3. 把油皮分16份,油酥也分16份。
  4. 把一份油皮擀薄,铺一份油酥,卷起。 转动90度,擀长,再卷起。 最后对折。

准备麻薯:

  1. 把糯米粉和玉米淀粉过筛。
  2. 加入牛奶和白糖,搅匀。
  3. 用大火蒸至凝固,大约15分钟。
  4. 趁热拌入黄油。
  5. 摊凉后分16份。

准备豆沙蛋黄馅:

  1. 把咸蛋黄用大火蒸15分钟,摊凉。
  2. 分次搓圆25克豆沙,镶入咸蛋黄。
  3. 顺着蛋黄不断向上推薄豆沙,使其慢慢裹住蛋黄,收口。

做法:

  1. 烤箱开350°F。
  2. 打发鸡蛋。
  3. 把每份酥皮擀成水饺皮形状。 先放5克肉松,然后是蛋黄豆沙馅,再在上面放麻薯,最后再加5克肉松。
  4. 收口朝下,表面刷一层鸡蛋液。
  5. 放入烤盘,再刷一层鸡蛋液。
  6. 入烤箱烤25至30分钟,直到出现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