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原来只是一个通往黑海的小商业区。 希腊人Byzas看出这条连接欧亚的最窄通道具有无量的商机。 由于南俄罗斯和整个地中海在此交汇,他选择在Marmara半岛建立Byzantium(拜占庭)市。 这里有5英里长的防御系统,名为Golden Horn (金角区)。 历史证明他确实有眼光,Byzantium市很快变得非常富有。
大约过了1千年,康斯坦丁大帝觉察到罗马帝国前景渺茫。 危胁来自四面八方,内部的衰落也扩散开来。 意识到罗马-地中海世界的复兴需要注入新鲜活力,他于公元313年颁旨允许宗教共存,从而全面停止对基督教的迫害。
罗马需要新首都。康斯坦丁选择Byzantium,因为这里接近希腊,波斯,和印度等文明古国。 帝国的防御设施开始向东迁移,预防可能的军事入侵。 他的新首都包括皇宫,浴室,公共建筑,和教堂,其中皇宫,圣索菲亚大教堂,和Hippodrome(竞技场)三大建筑,分别代表政府,宗教,和人民。
豪华的皇宫是皇室居住和政府办公所在地。 皇帝的登基大厅悬挂着丝织窗帘,上面镶有金子和奇珍异石。皇家接生室铺满紫色大理石;在此出生的皇子和公主被称为“生于紫色之家”。 精美的廊坊,庭院,喷泉,和花园把这里点缀得美不胜收。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帝国的教堂之冠。 康斯坦丁的原作在Nike暴乱中被焚毁,Justinian皇帝的划时代杰作沿续到了今天。设计师Isidore of Miletus在广场上设置一个希腊式十字架图案,中央耸立着气魄的大圆顶。 他对光线和阴影的巧妙利用非常引人入胜。
Hippodrome是赛马场,能容纳10万人; 它是古代最大的集会场所之一。 康斯坦丁从世界各地收罗古董来装饰他的运动场。 跑道拐角设立了从Delphi阿波罗神庙运来的石柱,和从埃及Karnak神庙运来的尖碑(Obelisk)。 原立于入口处的四头铜俊马,1204年被搬到梵蒂冈,今天还竖立在圣马克广场。 由于规模巨大,Hippodrome也被用作政治集会场所。
“新罗马”城建于公元330年,一尊阿波罗神像,换上康斯坦丁大帝的头像,高高竖立在广场上。 大部分人叫新城康斯坦丁堡。 就像康斯坦丁大帝预计的那样,旧罗马帝国的东Byzantium部分获得新生,比西罗马帝国多坚持了1千年。 这里的防御系统在漫长的历史中只被攻破过1次,既是公元1453年最后被占领。
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康斯坦丁堡和拜占庭帝国是阻挡穆斯林进入欧洲的主战场。 尽管这时大部分罗马帝国已经灭亡,城市的战略性地位和贸易网络对苟延残喘的罗马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后来穆斯林世界的领导权转移到奥斯曼突厥部落手里。 奥斯曼人高度军事化,宗教信仰非常虔诚,将官骁勇善战。 他们的精锐部队,Janissaries(禁卫军),从孩童时代开始接受军事训练,个个是战场上的勇士。 这支类似西方军队的建制 ,是忠诚于苏丹的职业亲兵。
奥斯曼苏丹Mehmet II在攻城战中采用当时最大口径的炮弹,摧毁了坚固的康斯坦丁堡外墙。 他在连接欧亚大陆最狭窄的Bosphorus海峡建立起Rumeli Hisari堡垒,使Golden Horn里的守卫者望洋兴叹。 他命令几千名士兵乘船进入港口后再分散登陆,从而避免大队人马被全歼。 战争摧毁了部分城市,但是大部分皇宫和教堂被新主人继续使用。 公元1453年后,康斯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继续其对外扩张的政策。
苏丹为自己建立了繁华的Topkapi(公共门)皇宫。 它的内部装饰奢华,收藏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艺术品和奇珍异宝。 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造成清真寺,角落里安装了穆斯林的叫拜柱。 尽管伊斯兰教禁止图像出现,里面的古罗马镶图瓷砖(Mosaic)并没有被破坏;苏丹Suleyman the Magnificent只是命令把它们覆盖起来。 1936年,总统Ataturk把整座清真寺变成博物馆,这些瓷砖得以重见天日。
苏丹Mehmet II占领康斯坦丁堡后,马上着手扩充人口。 原居民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继续留在旧城区,其它人则来自帝国内的每一角落。Fener区和Golden Horn区成为希腊新移民的家园。 今天,希腊东正教大主教仍然住在圣乔治大教堂附近。 他是全世界希腊人的精神教父。
沿海岸向北走是Balat区,也是旧皇宫遗址。 这里是突厥人攻破旧城堡的地方。苏丹Mehmet II把大量希腊Salonika的犹太人安顿在此。 后来又来了西班牙Sephardic的犹太人。 有些犹太教堂可以追溯到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时期。
第五天(9月18日)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第一次了解伊斯坦布尔,是从早期好莱坞007系列惊探片From Russia with Love。 冷战期间英国超级间谍James Bond来伊斯坦布尔会俄国女特工Tatiana Romanova,上演惊心动魄的东西方间谍与反间谍的较量。 影片穿插了浓郁的异族风情:伊斯坦布尔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热情豪放的吉普赛人,神秘的东方快车,和浪漫水乡威尼斯。 最后结局是爱情至上,正义战胜邪恶。
土耳其自称是被唐朝老祖宗打败的突厥人后裔。 网上疯传土族人对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不感冒,因为里面把突厥人描述成十恶不赦的无赖。 资料显示大多数伊斯坦布尔的居民是希腊人和欧洲犹太人的后裔,跟他们攀亲带故是自作多情了。
土耳其是世界上唯一允许宗教信仰自由的伊斯兰共和国。 从古希腊,古罗马,突厥入侵,到东西方冷战,每次动乱都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从多神崇拜,基督教,到伊斯兰教,每次变革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土耳其位处亚欧大陆交界,历经刀光剑影,惊心动魄,却能够泰然处之,包容大量,回归自然,是一个奇迹。
尽管土耳其属于发展中国家,人民却是非常友善,公共厕所也特别干净。 走在路上,常有人主动讯问是否迷路,并且指出正确方向。 土耳其地毯历史悠久,真材实料,色泽和质地突出,免洗,可保存几百年,价格当然也是超贵。 试过特色苹果茶,可惜未尝著名的土耳其烤肉。
游轮进港,Topkapi Palace(皇宫)非常壮观,护城墙有点像中国的长城。
伊斯坦布尔清真寺之多,令人赞叹。
Sultan Ahmed Mosque
Sultan Ahmed Mosque,也叫Blue Mosque(蓝色清真寺),因为内部装饰用了2万块蓝色瓷砖,216块彩色玻璃,和大量几何图案。
清真寺建于公元1609年到公元1616年,苏丹Ahmed I统治时期。 它包括苏丹本人的坟墓,学校,和医院。 今天这里仍然是清真寺,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由于连续败给奥匈帝国和波斯,苏丹Ahmed I决定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一座清真寺来祭祀真主阿拉。 这是40年来建的第一座清真寺。 前几任苏丹用掠夺的战利品建清真寺,苏丹Ahmed I只能问财政部要钱, 这使得穆斯林学士们非常生气。
清真寺建在旧拜占庭皇宫的遗址上,面对圣索菲亚大教堂,和Hippodrome(赛马场),位处黄金地段。 公元1609年8月动工,苏丹本人亲自主持破土仪式。 立志建出数一数二的清真寺,他委任Sedefhar Mehmet Aga为皇家全权建筑师; Sedefhar Mehmet Aga是著名建筑师Mimar Sinan的学生和高级助理。 整座建筑融合了拜占庭和传统伊斯兰风格,其详细设计资料共达8部之多,现存于Topkapi Palace皇宫博物馆。 工程直到继任的苏丹Mustafa I时期才完成。 公元1617年举行了落成仪式。 清真寺里有供苏丹和家人祈祷的专用包厢。
清真寺的Minaret(叫拜柱)。 在没有扩音器的时代,僧侣们爬上Minaret,呼唤信徒们来礼拜。
以前在基督教堂见过Stained Glass(彩色玻璃),清真寺也用这种东西。 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有相同的起源,不知后来为何变得水火不容。
Hippodrome(赛马场)
公元前16世纪,法老Thutmosis三世在埃及Teb市的Luxor神庙前为太阳神Amon Ra竖立Egyptian Obelisk(埃及尖碑)。 公元390年,皇帝Theodosius一世把它搬来装饰Hippodrome。 碑高19米,四周刻满象形文字,大理石地基上雕刻着皇帝和家族成员的画像。 后人解读象形文字,发现碑身短了5到6米,可能是在运输途中损坏了。
尖碑底座雕刻着皇帝和家族成员的画像。
公元前479年,Serpentine Column(蛇头柱)竖立在希腊Delphi的阿波罗神庙前;它是波斯战争后,希腊人为感谢阿波罗指引他们打赢海战而制作的纪念品。 铜柱由3条扭在一起的蛇组成,上面刻有31个参战的希腊城市名字。 据说蛇顶上原有一个大金盆。 公元4世纪, 康斯坦丁大帝把它搬来装饰Hippodrome。 原物高8米,今天只剩5.3米。 因为蛇代表邪恶,人人都动手捣毁它。 考古发现的部分蛇头残片现存于博物馆。
German Fountain(德国喷泉)位于Hippodrome入口,是德国皇帝Wilhelm II送给苏丹Abdulhamid II和伊斯坦布尔的礼物。 亭身在德国制造,1898年竖立于伊斯坦布尔。 这个八角亭属于拜占庭风格,内部有金砖镶图。
公元944年,康斯坦丁七世竖立Stone Obelisk(石头尖碑),用来装饰Hippodrome。 它采用石块结构,表面用铜覆盖,刻有歌颂其祖父Basileus一世的碑文。 公元4世纪,十字军东征期间,表面的铜块被剥去塑造铜币和武器。 尖碑高32米,竖立在大理石地基上。
土耳其地毯
土耳其地毯分打结和平织两种,都是经久不衰的艺术品。 从中亚到土耳其,地毯编织技术的广泛传播有其自然,社会,经济,和宗教原因。
土耳其人居住的地理环境温差特别大。 不论住帐篷或者大房子,人们都会拿地毯盖住地板,墙壁,或者门缝,用来挡住刺骨的寒风和冷空气。 地毯采用手工编织,用羊毛,棉花,甚至丝绸当原料。 带花纹或者刺绣的平面地毯可用作毯子,窗帘,或者铺盖沙发。
土耳其人进门要脱鞋,这样家里的地毯可以保持干净。传统家庭的女人编织地毯既是爱好也为了赚钱。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达,机器编出的地毯无法跟手工地毯相比。
土耳其地毯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其色泽和图案从公元13世纪以来保持高水平。 13世纪末,马克波罗来到西亚,曾经盛赞土耳其地毯的美感和艺术性。 Konya和伊斯坦布尔的博物馆收藏有这一时期的地毯。
公元15和16世纪,欧洲油画中经常出现土耳其地毯,比如在圣母玛利亚和圣婴的脚下,或者搭在旁边的桌上。 公元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富庶的荷兰人经常购买土耳其地毯。 荷兰画家常常用土耳其地毯来代表画中人的社会地位。
清真寺里面没有椅子和板凳,只有地毯。 土耳其清真寺的墙上往往悬挂着多层挂毯。
土耳其地毯的颜色,式样,和图案都不一样。 传统女性在家手工编织地毯,每块地毯的作者也没有留下姓名。
这块地毯是丝织的,价钱非常昂贵。
Grand Bazaar(大巴扎)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古老的室内集市。 它跨越58条街,内容1200家店铺,日流量25-40万人。 1461年开张,贩卖珠宝,陶瓷,香料,和地毯。 集市内按商品种类划分区域。 大巴扎包括两个大型圆顶建筑,第一个建于1455-1461年,苏丹Mehmed统治期间。 16世纪,苏丹Suleiman大量扩建。 1894年地震后,又经过重新翻修。
Hagia Sophia(圣索菲亚大教堂)
Hagia Sophia来自希腊语“神圣智慧”。 从公元360年到1453年,除了1204年到1261年短期成为拉丁帝国大教堂,一直是东正教康斯坦丁堡大教堂。 从1453年5月29日到1934年,成为清真寺。 从1935年2月1日起,成为博物馆。
Hagia Sophia以大圆顶著称,是拜占庭建筑风格的代表,号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它在将近一千年内占据世界上最大教堂的地位,直到1520年西班牙Seville教堂的出现。 公元532到537年,拜占庭皇帝Justinian下令在被摧毁的旧教堂遗址建立新教堂。 它的设计者是物理学家Isidore of Miletus和数学家Anthemius of Tralles。 教堂内收集有大量珍贵文物。 将近一千年间,它是康斯坦丁堡大主教的教堂和世界东正教的中心。
1453年,奥斯曼突厥人占领康斯坦丁堡。 苏丹Mehmed II命令把Hagia Sophia变成清真寺,拆除带有基督教色彩的装饰,安装穆斯林式的建筑,覆盖明显的基督标志。 在接下来的5百年中,Hagia Sophia成为很多伊斯坦布尔清真寺的样板。
Hagia Sophia里面的地毯非常豪华。 每位祈祷者的位子都标得清清楚楚。
入口指示穆斯林通天之路,左上方屋顶却保留着耶稣和圣母像,很奇怪的现象。
皇室成员的御用包厢,金碧辉煌。
难道穆斯林也收集山水石?
看见后面的人吗? 电影From Russia with Love里James Bond和俄国女特工就是在柱子底下传递情报。
公元1至3世纪,基督教遭到残酷镇压。 在希腊语里“鱼”的拼法刚好是“耶稣基督,神的儿子,拯救者”的缩写,于是人们用鱼代表基督教。 这些鱼图案应该是以前基督教圣索菲亚大教堂时期的作品。
用穆斯林图案简单地盖住基督教的十字架。
残留在墙壁上的基督教圣母圣婴图。
Topkapi Palace(皇宫)
从1465到1856年,Topkapi Palace是奥斯曼苏丹和家族在首都伊斯坦布尔的官方住宅,也是举办官方仪式和皇室娱乐活动的场所。 这里收藏了穆斯林世界最神圣的物件-- 先知穆哈默德的披肩和宝剑。1985年,皇宫所在的旧城区被评为联合国文化遗产。
1459年,苏丹Mehmed II以占领者的姿态下令修建Topkapi Palace。皇宫由四个庭院和很多小建筑组成。全盛时期有4千居民,所占面积也大很多。 历史上曾经多次修改和扩充,拥有清真寺,医院,面包房,和造钱厂。
17世纪末,苏丹搬去位于Bosporus的新皇宫,Topkapi Palace变得越来越冷清。 1856年,苏丹Abdul Mecid I决定把行政机构也搬去新建的欧式Dolmabahge Palace。 这里只留下财政部,图书馆,清真寺,和造钱厂。
1921年,奥斯曼帝国解体。 1924年4月3日,土耳其政府下令把Topkapi Palace变成帝国时期博物馆,归文化旅游部管理。 这里有政府官员和军队把守,只有少数重要的建筑对外开放。 博物馆有很多奥斯曼风格的建筑,收藏有大量陶瓷,服饰,武器,盔甲,奥斯曼彩图,穆斯林文件,壁画,和奇珍异宝。
第一庭院
Church of Hagia Eirene原来是拜占庭教堂,奥斯曼人把它当作仓库和军火库。
第二庭院
Tower of Justice(正义塔)是皇宫内最高建筑,底下就是Imperial Council。 苏丹Mehmed II初建;1527到1529年,苏丹Suleiman I修复; 1825年,苏丹Mahmud II重修。
这座塔象征着苏丹坚持正义的勇气和决心。 不论远近都看得见,也感觉得到苏丹的存在。 苏丹有时也会登塔远眺。
Imperial Council(议政厅)在Tower of Justice(正义塔)旁边,它是政府各部门首脑开会的地方。
Imperial Council有多个入口通往庭院和内宫。 外面的走廊用大理石柱支撑,绿色和白色的木头屋顶,金边装饰。 里面是大理石地板。 面向庭院的法式门窗能透自然光线。 虽然内部石柱是奥斯曼式的,壁画和装饰却是法式的。 里面有3个大厅,2个通往走廊和庭院。 第一厅是会议室,第二厅是秘书工作室,第三厅是资料室。
从庭院进入Imperial Council,法式门窗非常豪华。
内部也是金碧辉煌,极尽奢华。
Gate of Felicity(快乐门)。 从这里进入第三庭院,也就是内宫,皇室的住所。
Gate of Felicity是圆顶,用大理石细柱支撑。 它象征苏丹无所不在。 只有获得特别批准的人才能入内。
这里也举行特别仪式。 在宗教,节日,登基,或者葬礼仪式上,苏丹坐在门前,他的子民和官员们站在周围。
公元15世纪,苏丹Mehmed II初建Gate of Felicity。 1774年,苏丹Mustafa III和苏丹Mahmud II将其改装成法国Rococo风格。 部分屋顶上色,贴金箔。 中央悬吊金球。
第三庭院
Conqueror’s Pavillon建于1460年,苏丹Mehmed II统治时期。 它是皇宫内最古老的建筑,里面有财政部以及艺术品和珠宝收藏室。
Conqueror’s Pavillon原来有3个房间,阳台对着Marmara海和Bosporus海峡,地基,和土耳其浴室。 它有2层楼,建在山崖上。 一楼是服务室,二楼有4房套间,尖塔和2个拱门。 头2间房在同一圆顶下。 所有房间通过走廊连接第三庭院。 在苏丹Selim I统治期间,这里储存埃及的税收。 考古发现地基里有一个拜占庭时期的浸洗盆。
财政部现在是博物馆,分4个展厅,展示奥斯曼帝国的艺术品,珠宝,钱财,和纪念品
Audience Chamber(礼宾厅)在Gate of Felicity后面,用来分隔和遮挡内宫。 这个奥斯曼式建筑,用22根石柱支撑宽大的屋顶。 里面是皇权室和两间小屋。 这里也叫内政厅,第二庭院的Imperial Councei叫外政厅。
这座楼建于15世纪,苏丹Suleiman I 进行了翻修。 苏丹在里面接见宗教领袖,政府官员,以及外国使节。 有人这样描述:“苏丹坐在铺满金子和珠宝的皇椅上,四周都是价值连城的软垫;墙上镶满彩色瓷砖;纯银火炉的外表满是黄金;大厅的一边,喷泉从墙里涌出来。”
苏丹Suleiman I在Audience Chamber门口装了水龙头,潺潺水声淹没里面的谈话。 这是原始的保密措施。
喷泉上刻着波斯文“慷慨,正义,慈善的源泉”,以此来勉励苏丹。
Enderun Library(Library of Sultan Ahmed III,图书馆),建于1719年。
图书馆是标准18世纪奥斯曼风格。 表面贴满大理石。 形状呈希腊十字,中间突出圆顶,三面向外伸展。 第四面是走廊,从两边可以上楼梯。 正下方是豪华喷泉,两边向里凹进。 图书馆的地基很低,用来防止书籍被打湿。
图书馆前的喷泉很有气魄。
第四庭院
Basketmaker’s Kiosk以前是游乐宫,位于Golden Horn(金角区)的南岸。
1592年,苏丹Murad III初建。 1739年,苏丹Mahmud I翻修。 面临Marmara Sea,它是Topkapi Palace皇宫外围唯一幸存的建筑。
中午在Basketmaker’s Kiosk著名的Hammam饭馆用餐。 左边是皇宫,右边是大海,饭馆在后面。
从饭厅的窗口看Marmara Sea和Bosporus海峡风景,赏心悦目。
这是停车场上的小亭子。
吃完饭,导游看见土耳其总统的轿车停在路边。 在快乐门(Gate of Felicity),军乐队正在表演雄壮的乐曲,相当有水平。 打鼓的胖子很可爱。
从Imperial Council旁边进入内宫。 墙上苏丹的象征(Code of Arms)以兵器为主,好像很复杂。
Courtyard of the Concubines(皇后和妃嫔的住所)。
太后住在苏丹和后妃住所的中间,掌管着后宫的生杀大权。 无论皇帝宠幸哪位妃子,太后都心里有数。
浴室。
彩色玻璃。
秀女住所(Courtyard of the Favourites)。
进贡的外国美女住在秀女宫,外面有一个大游泳池。 只有吸引苏丹的注意,怀孕后才能升级成为嫔妃。
这里的男佣人都是黑人,宫外才有白男人。 如果不小心怀了黑宝宝,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