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家禽牲畜”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家禽牲畜”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4年5月14日星期三

豆角炒肉丝



川味馆的干煸四季豆,用热油慢慢逼出豆角里的水份,再与辣椒,榨菜,洋葱等惹味的材料拌炒,非常下饭。

我奶奶炒豆角,拿蒜头爆锅,用上浆肉丝提鲜,再加入辣椒酱调味。 其特点是蒜头香,豆角软,肉丝嫩,辣椒酱入味,齿颊留香。

吃惯焦香爽脆的干煸四季豆,不妨试试我家的烧豆角,是一种不同的享受。

材料:

  • 豆角
  • 牛肉
  • 酱油
  • 料酒
  • 淀粉
  • 辣椒酱
  • 胡椒粉

准备工作:

  1. 豆角撕去筋,掰成段。
  2. 姜去皮,切丝。
  3. 蒜用刀背拍裂,捡去皮,切片。

准备肉丝:

  1. 牛肉切薄片,用酱油和料酒腌制30分钟。
  2. 拌入少量淀粉。
  3. 大火,烧红锅,浇油烧至大滚。
  4. 投入姜丝翻炒。
  5. 倒入肉片,快速炒散。
  6. 等大部分肉片都变成白色,起锅。

做法:

  1. 大火,烧红锅,浇油烧至大滚。
  2. 爆香蒜粒。
  3. 倒入豆角,翻炒均匀。
  4. 加入辣椒酱,盐,糖,和少量水,翻炒均匀。
  5. 盖上锅盖,转小火,直到把水份烧干,豆角焖软。
  6. 转大火,打开锅盖,倒入肉片搅拌均匀。
  7. 撒胡椒粉,快速翻炒均匀,起锅。

心得:

  1. 肉片沾上薄薄一层淀粉,口感比较嫩。
  2. 小火焖豆角,中间要不时搅拌。
  3. 最后要注意,所有肉片的颜色都必须变白。

咖喱鸡



去过不少新加坡餐馆,却很少见到马来餐馆。 说来好笑,除了印度抛饼和海南鸡饭,真不知道什么是狮城美食。 新加坡曾经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饮食应该很接近,也属于南洋菜系。 据说南洋人是华人和当地土人的混血儿,其饮食溶合了中式和马来式的风格。

印象中大马的华人都像《海外赤子》里黄思华的外公那样住在舒适的小洋房里,窗外是一望无垠的橡胶园。 同事告诉我那些早已成为过去,我还是向往电影里那明媚的阳光,充满热带风情的沙滩,婆娑的椰子树,成串的香蕉林,还有使人爱恨交加的榴莲果。。。

家里有罐马来西亚出产的商洋牌咖喱粉,里面介绍用洋葱爆锅,咖喱粉和椰奶调汁,看起来很地道。 以前常跟奶奶去林记吃海南鸡饭和咖喱鸡饭,现在跟姑姑去咖啡小馆吃港式西餐。 不是吹的,我做的咖喱鸡可以媲美咖啡小馆的招牌咖喱鸡饭。

这道食谱采用了奶奶的炖排骨方法,借用了马来咖喱汁的调法。 咖喱粉加椰奶是绝配,土豆里的淀粉起勾芡作用。 虽然椰奶肥腻不健康,但是做出的咖喱汁香浓可口泛沙,无论捞面拌饭都很实惠。

材料:

  • 鸡 1只
  • 中等土豆 6个
  • 洋葱 1个
  • 中等西红柿 2个
  • 姜 1小块
  • 蒜 几瓣
  • 生抽
  • 料酒
  • 咖喱粉 2汤匙
  • 椰奶 1罐(13½安士)

准备工作:

  1. 鸡切大块。
  2. 土豆削皮,切滚刀块,用盐水浸泡。
  3. 洋葱去皮,分成八瓣。
  4. 每个西红柿分成八瓣,切去头尾的黑疤。
  5. 姜去皮,用刀拍裂。
  6. 蒜用刀拍扁,去皮。

准备土豆:

  1. 倒掉盐水,用纸巾吸干水分。
  2. 把炉子开得比中火稍大,喷油。
  3. 放入土豆,煎出金黄色。

准备鸡块:

  1. 大火烧开一锅水,放入鸡块,煮至水面浮出大量泡沫。
  2. 沥尽水分,冲洗干净鸡块表面的浮沫,用纸巾吸干水分。
  3. 开大火,烧热锅,喷油。
  4. 待油滚,爆香姜块和蒜头。
  5. 倒入鸡块,翻炒出棕色。
  6. 撒生抽和料酒,翻炒均匀,起锅。

做法:

  1. 开大火,喷油。
  2. 投入一半洋葱丝,翻炒出棕色。
  3. 加入咖喱粉和椰奶,煮至大滚。
  4. 倒入鸡块和土豆,加水至勉强盖过所有材料。
  5. 烧至大滚,转小火焖20分钟。
  6. 再开大火,加入剩下的洋葱丝和西红柿,烧滚。
  7. 猛火烧10分钟,收浓汁。
  8. 最后用盐和糖调味。

心得:

  1. 可以加胡萝卜和青椒,作为配料。
  2. 土豆用盐水腌,避免氧化生黑锈,炸起来也不耗油。
  3. 土豆过油不仅增加口感,也保持外形。
  4. 姑姑说洋葱心不好吃,我每次都把洋葱心扔掉。
  5. 有人用洋葱爆锅,有人却不喜欢洋葱煮得过烂;我用一半洋葱爆锅,一半最后放,希望大家都喜欢。
  6. 老妈不喜欢很多汤汁;除了椰奶,我只加了一罐头水(13.5安士)。
  7. 建议最后加盐和糖,避免水分蒸发后味道变得过浓。

辣炒豆腐



老爸老妈不在,煮一杯米可以吃三顿。 冰箱里有豆腐,猪肉,和辣椒酱,来一个辣炒豆腐,浇在剩饭上,既简单方便,又可以扫清存货。

这道菜是我在住校的时候胡乱想出来的,时隔多年,又重新派上用场。 里面的辣主要来自辣椒酱。 如果能吃辣,可以下花椒和生辣椒。 豆腐软软嫩嫩,加上丝丝辣意,和葱姜蒜的调节,非常下饭。

材料:

  • 软豆腐
  • 牛肉
  • 酱油
  • 料酒
  • 淀粉
  • 辣椒酱
  • 胡椒粉

准备工作:

  1. 姜去皮,切丝。
  2. 蒜用刀背拍裂,捡去皮,切片。
  3. 葱去老皮,切粒。

准备牛肉:

  1. 牛肉切薄片,用酱油和料酒腌制30分钟。
  2. 拌入少量淀粉。
  3. 大火,烧红锅,浇油烧至大滚。
  4. 投入姜丝翻炒。
  5. 倒入肉片,快速炒散。
  6. 等大部分肉片都变成白色,起锅。

做法:

  1. 大火,烧红锅,浇油烧至大滚。
  2. 爆香蒜粒。
  3. 倒入豆腐,翻炒均匀。
  4. 加入辣椒酱,盐,和糖,翻炒均匀。
  5. 盖上锅盖,转小火,直到把豆腐焖熟。
  6. 转大火,打开锅盖,倒入肉片搅拌均匀。
  7. 撒胡椒粉和葱粒,快速翻炒均匀,起锅。

心得:

  1. 有人把豆腐放入滚水烧片刻,以除去生豆的涩味和避免豆腐出水。 我觉得效果不大。
  2. 肉片沾上薄薄一层淀粉,口感比较嫩。
  3. 小火焖豆腐,中间要不时搅拌。
  4. 最后要注意,所有肉片的颜色都必须变白。
  5. 葱不宜炒得太久,生葱有田野的清香。
  6. 最后豆腐会出很多水,可以加淀粉勾芡。

牙签肉



 

上次做羊肉抓饭,被新疆网友炮轰不正宗。 这次找到所谓的《牙签肉原始配方》,只看得心惊肉跳。 味精,肉用香精,食用胭脂红,防腐剂,不知道会对身体起什么化学作用,还是自己做来吃安心。

把食谱里各种材料的份量缩小到十分之一,加辣椒粉,胡椒粉,和孜然粉,省略味精,色素,和防腐剂。 成品外酥内嫩,没有羊肉的膻气。 若隐若现的麻辣刺激,粗狂的孜然,再加上淳香的芝麻,令口舌尽享异乡情趣,是否正宗就不得而知了。

材料:

  • 羊肉 500克
  • 芝麻 20克
  • 淀粉 20克
  • 水 100克
  • 盐 5克
  • 泡打粉 2克
  • 五香粉 5克
  • 咖喱粉 5克
  • 白糖 10克
  • 花椒粉 5克
  • 辣椒粉 5克
  • 胡椒粉 5克
  • 孜然粉 5克
  • 牙签 适量
  • 油 2杯

准备羊肉:

  1. 羊肉切片。
  2. 把芝麻用烤箱,350°F,烘烤5分钟。
  3. 把淀粉溶入水,加入盐,泡打粉,五香粉,咖喱粉,白糖,花椒粉,辣椒粉,胡椒粉,孜然粉,和芝麻搅匀。
  4. 加入羊肉片搅匀,放入冰箱,冷冻过夜。

做法:

  1. 取出羊肉,用牙签串好。
  2. 炉子开中火,倒入油。
  3. 分批炸牙签肉,等表面基本变成棕色,起锅。
  4. 把炉子调得比较大,但是不要开到最大,以免炸糊。
  5. 待油开始滚,分批炸牙签肉,直到体积开始收缩,起锅。
  6. 用手巾吸干牙签肉表面的油脂。

心得:

  • 分两次炸,第一次慢火温油,第二次猛火热油,才能逼出肉里的油脂,使其外酥内嫩。

南乳芋头焖腊肉



南乳芋头焖腊肉可以算是懒人芋头糕,芋头柔软起沙,南乳味道浓郁,具有典型的广东风味。

平时总在蒸完芋头糕后,用多余的材料做南乳芋头焖腊肉。 这次吃火锅剩下芋头,又想起这道菜。

英语“Always a bridesmaid, never a bride。”用在这里挺合适。 每次主角都不是它,却又少不了它。 假如在公司里能做到这样,就不用愁失业。 当然,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这就太没劲了。

材料:

  • 芋头
  • 腊肉
  • 南乳
  • 酱油
  • 胡椒粉

准备工作:

  1. 芋头去皮,切厚片。
  2. 腊肉在滚水里浸泡1分钟,洗去表面油脂。 沥干水分,切片。
  3. 蒜用刀拍扁,捡去皮。
  4. 用少量水把南乳稀释成浓汁。

做法:

  1. 开大火,烧热锅,撒油。
  2. 待油温升高,投入蒜头爆香。
  3. 加入芋头,翻炒至边角出现金黄色。
  4. 加入腊肉,淋南乳汁,再翻炒均匀。
  5. 加水烧滚,水要浸过芋头。
  6. 用少量酱油,糖,和胡椒粉调味,关小火把水焖干;芋头的口感应该变得很粉。
  7. 如果不够咸,可以用盐调味。

2014年5月13日星期二

川味粉蒸排骨



喜欢排骨,决定用粉蒸排骨来代替粉蒸肉。

看到一篇精彩的粉蒸肉文章,据称掺和了四川粉蒸肉的麻辣香,和江浙粉蒸肉的精致。 始终搞不懂江浙粉蒸肉的特点,还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实验。

既然号称江浙风味,特地找来江浙粉蒸肉的食谱对比,调料里多加了红醪糟和腐乳汁。

开始以为肉过油是本菜的精华。 第一次没有腌就过油,排骨汁被炸干,表面再裹一层油,下面加作料都不入味,米粉也硬邦邦的。 第二次接受经验教训,有腌排骨,省去过油,也适当减少米粉里调料的数量,结果好很多。 我觉得红薯软软的最好吃;米粉香味浓郁,居其次。老爸认为有点过甜,老妈说米粉太多,真是众口难调啊!

材料:

  • 肉排骨 450克
  • 红薯 1根
  • 香菜

米粉材料:

  • 大米 ⅔杯
  • 八角 1颗
  • 花椒 ¼茶匙
  • 干辣椒 1个

腌肉材料:

  • 酱油
  • 料酒
  • 辣豆瓣
  • 红醪糟
  • 腐乳汁

准备米粉:

  1. 大米用水浸泡半天。
  2. 炉火开得比中火稍大(Med Hi),放入大米,八角,花椒,和干辣椒翻炒。
  3. 炒到作料香味袭人,大米颗粒分开,表面开始出现金黄色,起锅摊凉。
  4. 把米粉料放入搅拌机打碎。

做法:

  1. 把排骨用腌肉材料腌最少2小时。
  2. 葱和香菜切碎。
  3. 红薯去皮,切片,铺满蒸盘底。
  4. 把米粉和排骨放在一起搅匀,铺在红薯上面。
  5. 大火烧开水,放入排骨蒸1小时。
  6. 排骨表面撒葱碎和香菜碎,起锅。

心得:

  1. 有人喜欢米粉打得细腻,有人喜欢粗粒,看各人爱好。
  2. 老爸老妈认为既然有红薯,就不用再放糖。
  3. 湿润多汁好吃一些,建议加一点鸡汤。

这是在网上看到的文章,作者不详。

川味粉蒸肉 令人馋涎欲滴

粉蒸肉是爱吃肉和怕吃肉又盼着吃肉二者之间的折中品,是能让那两种人都满意的不多的菜肴之一。粉蒸肉的圆滑之处在于,既有令嗜肉者大啖的肥肉,而香喷喷的粉子又令惧肉者馋涎欲滴。因了这个缘故,走遍祖国大地那儿都能吃到粉蒸肉。

喜欢四川麻辣兼有的粉蒸肉,对它的过于肥腴却有点忌惮;喜欢江浙精致的粉蒸肉,但在味觉上好像又有所缺失。既然粉蒸肉是可以两面讨好的,何不调和一下?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就有了粉蒸肉的另一种折中的做法。

把泡了半天的大米晾干,倒入锅里与干辣椒、花椒和八角一起炒,后三者不宜过多,唯辣椒必得辣。炒到米香并微微发黄,关火,继续翻炒降温,凉透后择去干辣椒、花椒和八角,用加工机将炒米打碎至鱼子般颗粒状即可。米粉受人欢迎的程度绝不亚于肉,不妨多打一些。

五花肉最宜做粉蒸肉,尤以靠后臀尖部位的最好。先将整块肉切成每边长约10公分的正方形,再将其切成1公分厚的肉片,用酱油、盐、料酒、姜、葱和少许白糖煨2小时左右,捞起晾干(卤汁另有它用),下油锅炸至金红色即可。用中火炸,要让肉皮面朝着锅底,并用油淋着瘦肉炸,避免把瘦肉炸炸老柴了。

将炸肉片薄薄地蘸上一层卤汁,在炒米粉里打个滚,皮朝上地放进大碗里,依次将肉片码好,每片肉之间可撒些炒米粉,用不完的米粉和卤汤一并倒在肉片,也就是瘦肉上,然后上锅大火蒸2—2.5小时。起锅时,用一个深边大盘子扣在碗上,倒过来就是一盘油润光亮的粉蒸肉。

这么做得的粉蒸肉香辣之余,肥的不腻、瘦的不柴,没有了四川的那种油腻,也不似江浙的过于温和。

也可以将肉水煮8分熟后切片,不过,瘦肉柴肥肉涨,滋味和口感都不好,优点是油脂去得多。这种做法也失去了江浙风味。

烤排骨



法国人说“The more things change, the more they stay the same!” 人类文明日新月异,早已告别饮毛茹血的日子,但是原始人用碳火烧烤食物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下来,只是注入新的意义。 《乱世佳人》里,郝思佳打扮得花枝招展,去参加邻居的烧烤聚会,演出一场脍炙人口的三角恋爱。 美国南方的习俗,大家闺秀要给人以小鸟依人的形象,不能胃口太好,临行前要吃饱东西。 烧烤聚会实际上是上流社会显示财富和身份的社交机会。

平常人家的烧烤随和很多。 以前我家夏季开烧烤派对,有沙拉,面包,烤玉米,烤红薯,水果,和烤肉。 我负责腌制各色肉,有鸡腿,猪扒,热狗,牛仔骨,和排骨(Baby Back Rib),用酱油,料酒,盐,糖,胡椒面,姜,蒜,和葱来调味。 经常是头天晚上开始准备,第二天等客人来了再烤。 那时我家还有游泳池,在后院烧烤食物,可以游完泳再吃东西,晚上去空旷的地方看烟火。

人人向往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 我不喝酒,我喜欢大口吃烤排骨。 靠骨头的肉有大量脂肪,烧烤后很香。 美国中西部的烧烤最出名,饭馆Armadillo Willys Barbeque供应典型的Texas式烤肉,里面的烤Baby Back Ribs最好吃。 烤肉一是腌料要好,二是火候要掌握好。 市场上供应的BBQ Sauce五花八门,我还是喜欢自己调配,可以自己掌握分量。

见过的烤排骨食谱大同小异,只是调料不同。 我家里的调料多得数不胜数,有次突然想到,可以用不同的调料腌制排骨。 试过不同的调料组合,最成功的一次是用酱油,料酒,柱候酱,海鲜酱,蚝油,腐乳,福州红糟,蜂蜜,盐,糖,和五香粉调味,我的越南朋友说味道像外面买的烧排骨。 我觉得只要加一种味道重的酱作底,像柱候酱,海鲜酱,或者黄酱,其它加什么味道都不会太离谱。 当然,最简单是用市场上买的BBQ Sauce。

老妈说烧烤致癌,我家很早以前就已经改用烤炉了。 电烤没有碳烧香,但是健康至上,只要人长久,一切都好办。

材料:

  • 排骨
  • 酱油
  • 料酒
  • 海鲜酱
  • 福州红槽
  • 红腐乳
  • 蜂蜜
  • 五香粉
  • 香蒜粉
  • 辣椒粉

出水:

  1. 大火烧开一大锅水。
  2. 保持沸腾,放入排骨煮约2,3分钟,直到水面浮出很多脏泡沫。
  3. 沥干水分,放凉。
  4. 擦干净余下的水分。

腌排骨:

  1. 姜去皮,剁蓉。
  2. 蒜去皮,剁蓉。
  3. 葱切粒。
  4. 把液体调料均匀地淋在排骨上,两面都要淋到。
  5. 把粉粒调料均匀地撒在排骨上,两面都要撒到。
  6. 加入姜蓉、蒜蓉、和葱粒。
  7. 用刷子把酱类调料均匀地抹在排骨上,两面都要抹匀。
  8. 盖上锡纸,放入冰箱腌制过夜,要不时把排骨翻身,用刷子把调料抹匀。

烤排骨:

  1. 烤炉预热250°F,在烤炉里放一盆热水。
  2. 在烤盘上刷一层油,放入排骨。
  3. 入烤炉烘烤30分钟,每15分钟翻一次排骨,刷一层腌料。
  4. 烤炉调升至450°F,再烘烤45分钟。 每15分钟翻一次身,刷一层腌料。
  5. 出炉。

心得:

  • 建议烤后马上清理烤盘,因为糖浆很容易粘在烤盘上。
  • 中国人喜欢趁热吃,我觉得隔夜味道更佳。

葱爆羊肉



葱爆羊肉,重点一个爆字。 中餐讲究火候,火候不足则夹生,火候过猛则易焦;要恰到好处,入口爆香而不糊,广东人所谓的“锅气”。

材料:

  • 羊肉
  • 干辣椒
  • 酱油
  • 料酒
  • 淀粉
  • 香油
  • 胡椒粉

准备工作:

  1. 羊肉切片,用酱油和料酒腌15分钟。
  2. 葱切段。
  3. 姜去皮,用刀拍扁,然后切丝。
  4. 蒜用刀拍扁,捡去皮,剁蓉。

做法:

  1. 羊肉先加少量淀粉搅匀,再加少量油搅匀。
  2. 把盐,糖,醋,香油,和胡椒粉一起搅匀。
  3. 大火烧红锅,烧滚油,爆香姜。
  4. 下羊肉划散,至9成熟起锅。
  5. 洗干净锅,烧滚油。
  6. 爆香蒜和干辣椒,再加入葱炒香。
  7. 倒入羊肉炒至全熟,撒调味汁,炒匀后起锅。

特点:刚出锅的羊肉鲜嫩入味,带有浓郁的葱爆余香,基本上没有膻味,适合夹饼吃。

心得:

  1. 火锅羊肉已经切得很薄,用来做葱爆羊肉很方便。
  2. 羊肉腌入味,裹淀粉保湿,加油防止粘成一团。
  3. 先把羊肉炒至9成熟,翻炒就不会过老。
  4. 先用一半葱丝爆锅,起锅前再加入另一半,这样羊肉有种清新的葱味。

后记:

泰迪小熊在天涯网《饮食男女》论坛的留言:

    • 葱放少了,而且不应该用葱叶,要用葱白。
    • 不应该放胡萝卜。

匈牙利土豆烧牛肉(Goulash)

上世纪中,苏联领袖赫鲁晓夫提出共产主义即是天天吃土豆烧牛肉,引发一场跨国大辩论。 老妈的俄国同事说赫氏其实指匈牙利Goulash,是一道非常好吃的菜汤。

Goulash是匈牙利国菜,主要靠当地特产红椒粉(Paprika)提味,一般沾面包或者拌面吃。 Paprika外表红彤彤,一点不辛辣,却像西红柿甜里带酸。 匈牙利人性格如同Paprika,温和善良,不畏强暴,捍卫民族独立。 十九世纪末,霸道的奥地利被迫承认匈牙利自治,来换取奥匈帝国的建立。 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也同时成为匈牙利皇后;她非常喜欢善良的匈牙利人,经常去那里度假。 圆舞曲大王约翰。斯特劳斯同情匈牙利人民的抗争,写出Long Live Hungary!(匈牙利万岁)的旋律。

匈牙利在中欧,匈牙利人却属于中亚人种,生活方式也接近亚洲;老爸说他们其实是匈奴的后裔。 在芭蕾舞《天鹅湖》里,匈牙利公主随身携带了很多东方式手工刺绣。 也许正是如此,老爸老妈虽然不喜欢吃外国东西,却都能接受Goulash。

材料:

  • 3½磅 牛腱(我用牛腩代替)
  • 2头 洋葱
  • 5个 土豆
  • 1根 胡萝卜
  • 1杯 匈牙利红椒粉(Hungarian Paprika)

准备工作:

  1. 牛腩切块,放冷水大火烧开。 倒掉水,冲洗干净表面污迹。 拿纸吸干水,再大火热油翻炒成金黄色。 放入红椒粉搅匀。
  2. 切除洋葱头尾,再竖着分4瓣。 把洋葱心扔掉,每瓣洋葱竖着切丝。
  3. 土豆去皮,切滚刀块。 用水洗去表面淀粉,盐腌出水。 冲洗干净盐,拿纸吸干水,再中火热油炸出金黄色。
  4. 胡萝卜去皮,切滚刀块。
  5. 姜去皮,用刀拍扁。
  6. 用刀把蒜头拍扁,蒜皮轻轻一提就取出来了。

做法:

  1. 开大火,烧热油,爆香姜,蒜,和洋葱。
  2. 把姜,蒜,和洋葱转移到焖烧锅,放入牛腩和10杯水。
  3. 烧大开,再小火焖到筷子可以自如穿过牛腩,大约4小时。 中间要不时查看,撇去浮油和泡沫。
  4. 最后半小时放入土豆和胡萝卜一起炖。
  5. 用盐和糖调味。

这道菜没有西红柿,全靠红椒粉上色,汤汁略微起沙。

烤羊肉串


"羊肉串,新疆的羊肉串,越吃越香,越香越吃。。。”

”吃一串,想两串;吃两串,想三串;吃三串,想五串。。。”

陈佩斯的吆呵一直在耳边缭绕,新疆烤羊肉串好吃。 新疆有很多咸水湖,羊喝了盐水能去膻味。 鲜美的羊肉配上浓烈的孜然,使新疆烤羊肉串香醇酥嫩,在烤肉界独领风骚。 可惜我在新疆没有吃过羊肉串,我在吐鲁番吃过非常美味的烤全羊。 后来在济南皇冠假日大酒店吃土耳其烤肉,其风格就大不相同了。

中东烤肉分两种。 一种在街头常见,电动炭炉上竖立一根粗大的铁棍,上面穿一块乳猪大小的肉柱,铁棍带动肉柱缓缓转动。 人们拿刀从下而上把肉一圈圈地片出来吃。 另一种吃法类似烤羊肉串,叫Kebab,是把肉块穿在铁签或者竹签上烧。 穆斯林国家禁吃猪肉,所以只有鸡肉Kebab,牛肉Kebab,和羊肉Kebab。 有些Kebab还加菠箩,青椒,蕃茄之类的蔬菜和水果,通常是肉块和蔬果块相间插在铁签上,五颜六色的很吸引人。 Kebab有一种吃法是夹三明治。 中东的Pita Bread很象烙饼,中间是空的。 把Pita Bread切开两半,把几片生菜叶(Romaine Lettuce)涂满蛋黄酱,铺在面包里边,然后把腌黄瓜和几片烤肉也塞进去。 郊游的时候带Pita Bread三明治,吃起来酸,脆,酥,软,再加一杯可乐就爽极了。

到东南亚,特别是印尼和马来西亚餐馆,一定要吃沙爹(Satay)。 所谓沙爹是把腌好的牛,羊,或者鸡块穿上竹签,用炭火烧烤,然后再沾一层厚厚的沙爹酱吃。 沙爹酱是由花生,椰丝,虾米,五香粉,丁香,蒜头,芝麻等等材料熬制而成,香醇无比。 有人把生肉用沙爹酱腌透后再烧烤,据说效果出奇地好。

韩国烤肉比较适合中国人胃口。 我以前有一个室友是南韩来的。 她和姐姐曾经在汉城奥运会期间回国服务。 当她去应征的时候,考官问她韩国什么最出名,她脱口而出:“韩国泡菜和Hyundai汽车!”,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她教我韩国烤肉要切得很薄,用酱油,蒜,胡椒粉,糖,和芝麻腌几小时,然后放在炭火上烧。 吃韩国烤肉也有讲究,拿一片生菜叶(Romaine Lettuce) 搽薄薄一层韩式辣椒酱,上面放几片烤肉,裹起来吃。 这样有荤有素,鲜酥脆辣,齿颊流香。

美国夏季流行烤肉,大大小小的烤肉活动数不胜数。 电影<<乱世佳人>>里的郝思佳就是在烤肉派对上把自己打扮得花展招枝,先勾引Ashley,再与第一任先生定亲,又遇见未来的第二任先生。 以前我家经常在七月四号美国独立日邀请亲友到家里过节,在游泳池旁开派对,游泳,吃烤肉,晚上就在后院赏烟花。 后来因为烧烤食品致癌,这类活动就越来越少了。

很久没有吃烤肉了。 前些时候看到一份据说来自乌鲁木齐的烤羊肉串食谱,忍不住买羊肉在家小试,当然用烤炉而不是炭炉。 第一次照本宣科地做,感觉不太好。 这次就凭想象自由发挥,结果非常出人意料:刚出炉的羊肉外酥内嫩,香味十足,很象在济南吃的土耳其烤肉;放凉的羊肉孜然味道浓烈,我带到公司当羊肉干吃。

烤箱版烤羊肉串(大约烤40分钟):

把2磅羊肉洗净,除去表面大块肥膘,切成一寸来宽,半厘米厚的细长条。 1个洋葱和1根胡萝卜去皮,用搅拌机打碎。 加入羊肉,油, 盐,料酒,柠檬汁,1汤匙面粉,和大约1杯水。 把所有东西搅拌均匀,放入冰箱腌制最少两小时,甚至过夜。

把羊肉摊开,穿入铁签,尽量不要重叠在一起。 烤箱开210°F,放入羊肉,烘烤15分钟。 把羊肉翻个身,再烤15分钟。

把烤箱开到最高, Broil。 在羊肉上刷辣椒粉和孜然粉,烘烤至表面滋滋冒油,边角开始出现焦色。 把羊肉翻个身,也刷辣椒粉和孜然粉。 再烘烤至表面滋滋冒油,边角开始出现焦色。

后记:

  • 有网友留言说羊肉串一定要有肥膘才好吃。

红酒焗牛尾

新鲜牛尾看起来很诱人:一头比拳头还粗,另一头象食指一般细,附在牛尾上的肉也由厚变簿。 牛尾外面有一层筋膜,里面象毛细血管般布满白色的脂肪和筋;这些脂肪和胶质煮后松软滑嫩,不似瘦肉一般干柴,特别适合老年人和小孩吃,对女士美容也大有好处。

俄国人和韩国人有吃牛尾的传统。 可以想出这幅图画:在冰雪覆盖的西伯利亚,连日狂风吹得昏天黑地,使得本来就人烟稀少的小镇死一般沉静。 村头一个孤零零的小木屋在风暴中摇摇欲坠。 屋内陈旧油腻的小桌旁,一个彪形大汉,满脸邋遢的连腮胡须,头戴破棉帽,身裹一件肮脏的貂皮大衣,正在大口大口地从小锅里舀东西吃。 饭桌上一片狼藉,低矮昏暗的汽油灯被烟熏得发黑,旁边横七竖八地堆着吮过的牛尾骨。 左边一个小篮上搭着粗糙的毛巾。 乌黑发亮的小铁锅冒出缕缕白烟,棕色的浓汤表面浮着厚厚一层油,里面隐隐约约几块土豆,胡萝卜,椰菜,西红柿。。。 也许是越吃越热的原故,他摘掉帽子,环顾一下四周,从小篮里抓出面包,撕出一块沾着锅里的汤汁吃,疲惫的脸上泛出淡淡的红光。。。 几百公里外,宽敞的韩式屋里灯火通明,男女老少都盘腿围坐在低矮的四方桌旁。 桌子上摆满五颜六色的小菜,米饭,和海苔片。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嘴里吮着一节牛尾,眼睛却望着阿妈妮把一碗滚烫的汤放在他面前。。。

牛尾汤暖胃抵寒。 在以烹调著称的法国,牛尾配红酒才是正道理。 自古美食与醇酒有种浪漫的情调,闻名于世的东坡肉也是用黄酒炖猪肉。 苏大文豪悟出“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慢火细煨也恰好是法国人炖菜的密诀。

来源:红酒焗牛尾

材料:牛尾 4½磅,芹菜 2根,胡萝卜 1根,大洋葱 ½个,冷水。

调料:面粉 1½安士,蕃茄膏 70克,高汤 1200毫升,红酒 50毫升,油 2½安士,月桂叶 1片,盐,胡椒粉。

准备工作:

  1. 切除牛尾上的大块肥肉。 大火烧开水,放入牛尾烧滚。 沥干水分,冲洗干净污迹。 用手巾吸干水分,撒少量面粉拌匀,再用油炸出棕色。
  2. 芹菜切斜片。
  3. 胡萝卜去皮,切滚刀块。
  4. 洋葱切除头尾,去皮,再竖着分4瓣。 扔掉洋葱心,每瓣洋葱竖着切丝。

做法:

  1. 大火烧热锅,下少许油。
  2. 待油滚,分批放入牛尾,煎至表面出现金黄色,起锅。
  3. 再大火烧热锅,下剩下的油,烧热。
  4. 放入芹菜,胡萝卜,洋葱,和月桂叶炒软。
  5. 加入剩下的面粉,翻炒至面粉出现棕色。
  6. 加入蕃茄膏,翻炒均匀。
  7. 倒入高汤,搅匀,大火烧滚。
  8. 加入牛尾,再大火烧滚。
  9. 把所有东西倒入烤盘,用锡纸盖严。

烤牛尾:

  1. 烤箱预热至400°F。
  2. 放入烤盘,烘烤15分钟。
  3. 取出烤盘,掀开锡纸,把牛尾上下翻个儿。
  4. 把烤炉调低至375°F,放入烤盘,盖上锡纸,再烘烤1小时。
  5. 取出烤盘,掀开锡纸,把牛尾上下翻个儿。 均匀地喷撒红酒。
  6. 最后放入烤盘,盖上锡纸,再烘烤30分钟。

家庭版炒肉丝



我家的炒肉丝是从我奶奶那里学来的。

选肉:炒肉丝一要嫩,二要入味,肉的质量很重要。 我家炒猪肉用猪柳(广东话叫柳梅,英语是Pork Tenderloin),形状象笋:一头圆粗,带少许筋;另一头尖细。 猪柳是猪身上最细嫩的部分,价钱也最为昂贵。 炒牛肉则用牛柳(英语是Beef Franks),打开的形状象扇子,价钱也比其它部位贵。

清理和储存:肉和蔬菜一样,要先洗后切方能防止营养流失。 每周购物,把肉买回来清理干净,横着切断纤维,再用小盒盛着放入雪柜。 需要的时候拿一盒出来解冻,即可下锅。

腌肉丝:用酱油和料酒把肉丝腌10分钟,临下锅的时候放一点淀粉或者面粉捞匀。 肉丝附上淀粉既入味又保湿,还有淡淡的酒香。

炒肉丝:炒肉丝要大火急炒,吃起来有爆炒的香气,广东人称锅气。 还有姜丝能去腥,缩短烹调时间可以保持肉丝鲜嫩。 开大火,烧热锅,倒油。 等到油冒烟,爆香姜丝,再倒入肉丝扒散。 待肉色大部分变白就起锅。 等炒好其它配菜,再把肉丝回锅,翻炒到全部变成白色就行了。

2014年5月12日星期一

烤鸡翅



虽然说的是烤鸡翅,我家把鸡翅和鸡腿一起烤。

鸡翅外面有一圈鸡皮,里面薄薄的鸡肉裹着几根细骨头。 鸡皮下有一层脂肪,适合油炸或者烧烤。 我读过一篇关于烤鸡皮的文章,很馋人。 港式西餐馆用黄油炸鸡翅,更增加了香酥感。 有人怕胖,煮鸡以前撕掉鸡皮。 其实那层鸡皮有效地防止水份流失,保持鸡肉鲜嫩,只要吃的时候撕去皮就行了。

我烤鸡翅的绝招是先小火烤熟,再大火烤香:小火加温使鸡肉嫩滑,大火烧烤增添色彩和口感。 我妈妈平时对我的烹饪技术不感冒,但是对我的烤鸡翅却刮目相看。

腌鸡翅:把鸡翅边上大块的脂肪切掉,用生抽,料酒,盐,糖,和胡椒粉腌最少半小时。 可以加自己喜欢的作料,象花椒粉,辣椒粉等等。 我妈妈有时放蕃茄酱。 大胆的可以倒可口可乐。 有人用啤酒腌鸡翅,据说味道很特别。

小火烤熟鸡翅:把鸡翅放入烤箱,350°F,烤20分钟,过一段时间翻一翻鸡翅。

大火烤香鸡翅:把烤箱开到最大,Broil。 一直烤到鸡皮金黄,滋滋冒油,鸡翅尖稍稍变黑。 喜欢香酥口味的可以把鸡皮的油全部烤出来,不要烤得太焦。 因为温度高,每隔一两分钟就要翻一翻鸡翅。

用烤箱烤鸡翅比较健康。 鸡翅刚出炉非常香:鸡皮入味,鸡肉滑润。 我一般不吃鸡皮,可是我喜欢吃烤鸡翅的皮。

烧牛尾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 牛尾也一样:看来不起眼,做菜绝对一流。 牛尾一头比拳头还粗,另一头象食指一般细,边上的肉也由厚到簿。 牛尾外面有一层筋膜,肉里布满毛细血管般的脂肪和筋质;这些脂肪和筋质调节干柴的瘦肉,增添松软和滑嫩。 一般超市把整条牛尾切段,论斤出售。 新鲜牛尾肉质红润,脂肪和筋质雪白,非常抢眼。

以牛尾为主的经典菜肴不多,只有俄罗斯牛尾汤和红酒烩牛尾。

我家的烧牛尾是用卤水焖。 配料有:姜块,蒜瓣,油,生抽,老抽,料酒,卤料,盐,糖,和白萝卜块。

出水:用大火烧滚水,放入牛尾。 煮到锅里浮起很多白色的泡沫,倒掉水,洗干净牛尾。

过油:开大火烧热锅,沿着锅边撒一圈油。 油热,投入姜蒜炒香。 倒入牛尾翻炒,加生抽和酒调味。 等到牛尾边上出现金黄色,就可以了。

准备卤水: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香料,象八角,花椒,丁香,草果,陈皮等等;省事就用超市买的袋装卤料。 锅里注大量清水,加卤料,生抽,老抽,料酒,盐,和糖。 大火烧开卤水,转中火焖到卤香四溢。

炖牛尾:开大火,把牛尾放入卤水,煮到大滚。 把火尽可能关小但还保持卤水微滚,也就是锅里有很小的水泡翻滚,盖上锅盖炖3至4小时。 我奶奶喜欢放胡萝卜和芹菜一起煮,这些菜是不吃的。 煮的时候一直有油浮上来,用勺子把油撇掉。 在最后半小时放入切成块的白萝卜煮软。 等到牛尾烂了,开大火收浓汁,起锅。

很多菜谱建议一次加足水,炖的过程不再加水。 小姨教我关小火,盖上锅盖焖,水就不会蒸发太快。 另外盐要最后放;如果放早了,水蒸发过后就太咸了。

烧好的牛尾很软,牛尾上的肉用筷子一碰就掉下来,可以说是入口即化,老少咸宜。 筋质最好,对美容有帮助。 我喜欢一边煮牛尾,一边拣掉下来的肉渣吃,非常入味。

烧茄子



我们以前很少吃茄子,因为家里不会煮,外面馆子里茄子的花样也不多。 广式茶楼的酿茄子非常可口。 不过入味的要数广东的咸鱼茄子褒,咸鱼味道强烈而且深入,广东人称“惹味”。 自从听到咸鱼可以致癌,我对这道菜也敬而远之了。 几年前,我得到高人指点,好奇地试着烧了一回茄子,便一发不可收拾。 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我烧茄子已经得心应手,并且罕见地得到爸爸妈妈的一至赞赏;我烧的茄子被指定为家宴的保留项目。

超市里供应两种茄子:椭圆的美国茄子和细长的中国茄子。 我没有比较过这两种茄子,但是中式菜谱都推荐中国茄子。 烧茄子的配料有:猪肉,虾米,姜,葱,蒜,沙茶酱,生抽,料酒,生粉,盐,和糖。

茄子要出水,炸起来才省油。 具体的步骤是:
· 茄子连皮切滚刀块。 每块茄子划几刀,不要切断,这样容易入味。
· 用盐把茄子腌出水。
· 用水冲干净茄子上的盐。 用厨纸每次裹几块茄子,用力挤出水。
· 用中火把茄子炸至略呈金黄色,表面起皱皮。

炸茄子的时候,身体尽量远离油锅,防止油溅到脸上和身上。 让茄子沿着锅边滑入,马上盖上锅盖。 如果茄子有很多水,可以听到锅里激烈的,噼噼啪啪的响声。 等响声停了,打开锅盖翻茄子的时候,手举锅盖竖着放在油锅和身体中间,好象古时候打仗用的盾。 不要笑,油溅到脸上很痛,烫起的包很久都消不了。 万一烫伤了要用水洗干净伤口,涂上凡士林(Vaseline)。 炸茄子至关重要,这道菜的成败在此一举。

猪肉切丝,用生抽和料酒腌10分钟。 入锅前用少量生粉拌一下,炒的肉才嫩,味道也不会流失。

虾米用水泡10分钟。

把生粉和水搅匀。

姜去皮,切丝。

葱切段。

蒜拍烂,去皮。

先炒肉。 大火烧热锅,加油。 待油滚,投入姜丝略炒,倒入肉丝翻炒。 等到大部分肉丝变成白色,起锅。 不要把肉炒老了。

因为茄子有很多油,锅里不放油,投入蒜头炒几下,倒入茄子翻炒。 加水淹到茄子的一半。 盖上锅盖,煮到水开,用沙茶酱,生抽,盐,和糖调味,转小火炖。

等到水快干了,开大火,加入肉丝和虾米翻炒。 等到水干,肉色全部变白,把生粉水稍微搅拌一下,淋入锅里。 最后撒葱,起锅。

这道菜非常香,成色也很漂亮。 紫得发亮的茄子,白色的肉丝,金黄的虾米,和翠绿的葱,色彩鲜明。 蒜头的香味很浓,虾米有嚼头,肉丝含有淡淡的酒香,茄子的味道被沙茶酱盖住了,最后下的葱保持了清香。

其实,这道菜的配料可以根据手头的材料和个人的口味来调整。 如果喜欢清香,可以放九层塔或着香菜(广东人称芫茜)。 吃素的可以不放肉和虾米。 爱酸的可以加醋。 好麻辣的可以放花椒,干辣椒,剁椒,小尖绿椒等等。 我试过用蒸熟的腊肉或者美式熏肠(Hillshire Farm Polska Kielbasa)来炒,好象猪肉更入味一点。 也可以用鱼肉或者虾仁代替猪肉。 喜欢蔬菜的可以放柿子椒,洋葱,蕃茄,黄瓜,或者苦瓜。 喜食泡菜的可以放韩国泡菜,四川泡菜,炸菜,或者广东的甜酸菜。 喜欢酱的,可以选择四川辣椒酱,桂林辣椒酱,越南蒜蓉辣椒酱,老干妈辣酱,朝鲜辣酱,四川的麻辣烫底料,四川火锅底料,广东的咸虾酱,蚝油,广东的柱侯酱,李锦记蒜蓉豆瓣酱,北京的黄酱,或者蒜头豆豉也不错。 我突然想到,还可以试试梅子酱和芥末拌麻酱。 用美国人的说法,作料搭配的唯一限制是人的想象力。

茄子可以烧出甜酸苦辣,人生又何尝不是多姿多彩,有时福星高照,有时恶运当头,象苏东坡说的:“此事古难全!” 但愿遇到挫折的时候,我能保持一颗平淡的心,潇洒得象烧茄子:“砸了没什么了不起。 这次不灵,我下次试新招!”

炖排骨



排骨有很多种烹调方法:先油炸再用爆香的花椒,辣椒,剁椒等辛辣作料拌炒;先油炸再用糖醋烩;先过油再用八角,草果等香料卤;或者用蒜头豆豉来蒸。 我奶奶常常做的炖排骨可能是广东风味。 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炖鸡,牛肉等等。

奶奶的炖排骨需要的原料有:肉排骨,土豆,蕃茄,洋葱,姜,蒜,盐,糖,料酒,和生抽。

排骨剁块,用生抽和料酒腌大约10分钟。 我喜欢入锅前加一点淀粉把排骨搅拌一下; 排骨裹上薄薄的一层淀粉煮起来才滑,也可以防止味道流失。

土豆削皮,切滚刀块,出水,过油。 这不仅增加口感,也容易保持土豆的外形。 土豆用盐腌出水,炸起来才不耗油。 这道手续很麻烦,土豆放久了会被氧化,表面上生一层象锈一样的黑斑。 可以把黑斑削掉。 用水冲干净土豆上的盐,拿厨纸吸干附在土豆上的水,用小火把土豆块炸至金黄色。

每个蕃茄分成八瓣。 如果蕃茄大每块可以再切小一点。

每个洋葱分成八瓣。 我姑姑说洋葱心不好吃,我每次都把洋葱心扔掉。

姜切块去皮。

蒜去皮。

大火烧热油锅,加油。 待油滚, 投入姜和蒜爆香, 倒入排骨翻炒大约两三分钟。 加水,水位要高过排骨一点。 盖上锅盖煮至水开,转小火炖15分钟。 放土豆,水位要淹浸大部分材料;如果不够要添水。 一直炖到土豆熟,筷子可以自如地穿过。 倒入蕃茄和洋葱,用盐,糖和生抽调味。 开大火烧到汁浓,起锅。

这道菜基本上保留了每样原料的味道:清甜的排骨,醇厚起沙的土豆,微酸的蕃茄,和辛辣的洋葱。 姜和蒜用来除去排骨的腥味。 有人喜欢一开始用洋葱爆锅,有人却不喜欢洋葱煮得过烂。 鲜红的蕃茄,洁白的洋葱,和金黄的土豆丰富了成菜的色彩,增添食欲。

糖醋排骨



在美国出生的ABC们,所谓的America Born Chinese,不喜欢啃骨头。 他们要吃净鱼肉,不要鱼骨头和鱼的头尾;要吃鸡胸肉,鸡翼和鸡腿;要吃猪扒和牛扒…他们能吃的中式菜肴自然很少:椒盐虾,咕噜肉,蒙古牛肉… 最受这些人青睬的是京都排骨:薄薄的一片猪扒带一根细细的骨头,用酒,酱油,食用红色素,和小苏打腌过,裹上面粉炸至酥脆,再在蕃茄酱,糖,水和太白粉调成的芡里打一个旋。

我也喜欢吃甜甜酸酸的炸排骨,不过我喜欢的是糖醋排骨。 做法有点类似:小排骨切段。 烧热锅,加油大火烧滚。 转中火,放入排骨炸至边上呈金黄色。 锅里倒剩很少油,加入酱油,糖,醋,和水,小火燉到水干,每一块排骨都裹上金黄色的油。 可以用柠檬代替醋,起锅前也可以加菠箩。

比起京都排骨,糖醋排骨更酸,一种酿造的醋酸,不是蕃茄酱自然的酸。 这种酸直冲人的味觉中枢;糖醋排骨更甜,甜得过瘾才不会被醋酸压倒;糖醋排骨更红,一种酱油渗透到肉里的红,不是一层表面的色素红;糖醋排骨更润滑,排骨边上浅浅的一层脂肪缓解了干硬的瘦肉纤维;糖醋排骨更香,排骨上的脂肪被油炸焦有一种碳香。

妈妈的糖醋排骨是从一对武汉的老夫妻那里学的。 小的时候,妈妈周日把我放到老夫妻的家里,周末接回家。 老夫妻很善良,我叫他们爷爷奶奶。 我喜欢吃肉,他们常常做糖醋排骨给我吃。 外面供应紧张,也不知道他们从那里搞来的排骨。 妈妈说,他们从孙女的碗里挑肉给我吃。

后来我和爷爷奶奶失去了联系。 等我们再找到他们,爷爷摔断了腿,一个人住在临时搭起的棚子里。 妈妈和我先后去看望爷爷,孤苦伶丁的老人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我听不懂爷爷的武汉话,全部要妈妈的朋友翻译。 我和爷爷照了很多相。 走的时候,爷爷一直送我到车站。 三个月后,可怜的老人去世了。 妈妈的朋友说,爷爷保存着我寄给他的所有信件。

外面很多饭馆供应京都排骨,却很少见到糖醋排骨。 我吃的时候总是觉得京都排骨酸得不够,甜得不够…